呼吸道标本的采集与送检要求医院感染管理科2017.10呼吸道标本的采集,您做对了吗?微生物实验室在医院的进步与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感染的诊治、临床合理用药都需要微生物实验室提供有力支撑,目前最受关注的多重耐药菌防控更是依赖于微生物实验室及时、准确的发现与报告。临床上常常是这样的:一份标本送检后不一定能得到满意的结果。症结何在?是检验问题还是采集的标本不合格?病例讨论患者男性,咳嗽、咳痰加重1周,痰色稍黄,发热38.5度,查体于右下肺少许湿啰音,胸片示右下肺炎。痰培养结果如下:第一天:草绿色链球菌+++;奈瑟菌++;大肠埃希菌++第二天:草绿色链球菌++;奈瑟菌++;铜绿假单胞菌++第三天:草绿色链球菌++;奈瑟菌++;鲍曼不动杆菌++一份培养结果与多个环节相关,最关键的因素就是标本的正确采集与运送!!!感染的病原体是什么?是不是很难确诊哪个是真正的致病菌?Why?微生物检测背景及流程一、常规项目检验时间:标本接收(1-2min)——标本接种、涂片(5min)——细菌培养(18-48h)——细菌鉴定、药敏试验(18-24h或48小时)——结果报告(5min)您计算过吗??二、标本采集基本原则:及时采集微生物标本作病原学检查,在抗菌药物使用前采集标本;采样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采样后立即送检;棉拭子标本宜用运送培养基,混有正常菌群的污染标本,不可置于肉汤培养;标本容器须灭菌处理,但不得使用消毒剂;送检标本应注明来源和检验目的。三、我国痰细菌培养现状:1.苛养菌检出率极低。2.结果重复性差。3.痰标本占比例过多,报告速度慢。4.感染菌与污染菌、定植菌不易区分,耐碳青霉烯菌数据不准。5.药敏结果与治疗反应存在差距。四、痰的送检指征有哪些?1.发热、咳嗽和咳痰,痰呈脓性、粘稠或血性并伴有胸痛、气急,肺部闻及湿啰音。2.影像学提示肺部有炎症性浸润或胸腔积液,甚至出现感染性休克和呼吸衰竭等的患者。3.门诊患者通常不进行微生物学诊断检测,因为经验性治疗几乎总是成功的。4.社区获得性肺炎:推荐对有肺炎症状和体征以及满足入住ICU、空洞性改变、门诊抗菌药物治疗失败、酗酒、严重阻塞性或结构性肺病、胸腔积液等任一条件的患者。5.医院获得性肺炎:对于所有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都需行痰革兰染色和痰培养。6.如没有肺炎临床表现的患者出现脓性痰且痰培养得到优势微生物,则可能提示气管支气管炎,而非肺实质感染。五、国内要求:2009年“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中,六项单病种质量管理改进评价指标——肺炎,病原学诊断:在首次抗菌药物治疗前,采集血、痰培养;住院24小时以内,采集血、痰培养;要求送痰培养同时必须送血培养。标本采集方法一、医师或者护士直视下采集标本。病人先漱口去除表面菌群,不建议使用洗必泰漱口(有持久抑菌作用),如果用了洗必泰,不要立刻采集,教育病人深咳,收集从下呼吸道咳出的痰液。咳痰的实际操作中,很难做到在医护人员直视下,漱口、深咳更是纸上谈兵。临床上约半数咳痰标本不合格(白细胞<10个,上皮细胞>25个;低倍视野下鳞状上皮细胞大于10个)。咳痰标本不合格,你退检吗?1.应不做或仅在特殊要求时做培养。2.如做培养,报告中注明“镜检结果表明标本口咽分泌物污染明显”。3.痰标本质量评价:合格。若不理想,建议重送。二、要注意不同的采样拭子对标本的检测结果的影响,采样棉签中木棒渗出的树脂和甲醛可能有抑菌作用。三、雾化导痰,由于结果不准,不建议。四、其他途径采集的下呼吸道标本。1.经支气管镜抽吸法:对于不能咳出或者诱导出足够痰液的患者,可作为获取标本进行分枝杆菌培养的一种方法,常用于采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或活检。2.经人工气道吸引分泌物:是目前临床较为常用的微生物标本。但由于这些宿主的气管纤毛黏液防御机制受到损害,有学者提出此法的标本应该先做细胞学筛选。五、培养阳性细菌都需要抗菌药物治疗吗?1.不是,培养阳性≠感染,可能为污染(血培养),可能为定植(痰培养)。2.任何结果必须结合临床情况进行评价(很重要)。3.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