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赴沙县学习考察报告与赴深圳学习考察报告汇编赴沙县学习考察报告3 月 18 日至 3 月 19 日,在中小企业局局长的带领下,中小企业局一行四人实地参观考察了沙县小吃文化城、沙县小吃培训中心、沙县美食街,听取了沙县小吃办公室主任、沙县小吃集团文化城管理有限公司经理的相关介绍。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沙县小吃,香飘九洲(一)千年古邑,小吃之乡沙县---闽中腹地,千年古城,位于福建省中部,闽江支流沙溪下游,鹰厦铁路、205 国道及银福高速公路横贯全境,兴建中的三明机场距城区仅 3 公里,300 吨级货轮可直达福州马尾港。西邻三明市,东接南平市,北倚顺昌、将乐,南向大田、尤溪,区位、交通条件非常优越。境内“八山一水一分田”,山多林密,土地肥沃,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气候温柔,盛产稻米、花生、柑橘、花奈、板栗、茶叶、烟叶、木材、毛竹、笋干、香菇、油菜籽、药材、木耳等多种农副产品。玉露酒、沙县板鸭为传统名产,沙县小吃以其品种繁多,风味独特和经济实惠而闻名遐迩。被中国饭店协会授予“中国小吃之乡”称号。改革开放特别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成为地方党委、政府关注的一个主要问题。1997 年以来,沙县县委、县政府注重发挥群众历史上善于制作沙县小吃的优势,着力培育沙县小吃特色产业,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引导农村劳动力出外从事经营沙县小吃,走出了一条组织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增加城乡居民就业,实现农村经济快速进展,具有山区特色的农村经济进展之路。第 1 页 共 12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二)沙县小吃,走向全国沙县小吃在沙县民间具有浓厚的文化基础,以品种繁多、风味独特、清淡养生和经济实惠而著称,被餐饮界誉为中国饮食行业的一朵奇葩。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沙县小吃吸纳各地精华,不断创新品种和制作工艺,名点小吃品种多达 240 多种,长年上市的有 50 多种。上世纪九十年代,沙县县委、县政府为把传统工艺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把沙县小吃推向大市场,实行一系列扶持措施,成立沙县小吃业进展领导小组,组建沙县小吃同业公会,成立沙县小吃业进展服务中心,成立沙县小吃集团文化城管理有限公司,加强宣传,协调服务,不断扩大沙县小吃品牌在外影响,使沙县小吃形成大产业逐步向省内外扩展,小吃产业的规模逐渐扩大。通过近几年的进展,沙县小吃店遍及神州大地,有的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