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表及自动化》说课一、说课程一、说课程二、说课标二、说课标三、说资源三、说资源四、说学情四、说学情五、说教法五、说教法六、说评价六、说评价七、说改革成果七、说改革成果说课内容一、说课程一、说课程1.课程性质《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是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带有很强的技术性、工程性及实用性,是学生仪表自动化知识构建和化工职业能力与素质培养的必修课,是培养学生工程技术观点、技术经济观点与化工实践能力的重要课程,为《化工仿真实训》、《单元操作及仪表综合实训》等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使学生熟练掌握化工生产中常用仪表的特性及使用性能,了解化工生产各工段常用的自动化仪表的应用及控制方案,初步形成相应的构建过程控制系统和综合分析能力。从而培养从事生产线调试,操作,数据处理等工作的、实践能力强、技术技能型专业人才。2.课程目标整个课程设计一个大的总体项目——自动控制系统开发与实施。设计化工自动化基础、检测仪表与传感器、显示仪表、执行器及控制器、简单控制系统的设计、提高控制质量的控制方法等满足特定岗位需求的教学环节共计十一个教学项目和十个实训项目。通过“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熟悉过程控制系统组成原理、学会仪表的使用、掌握系统调试方法,综合应用知识与各种方法,最终具备能够分析设计符合各种要求的综合过程控制系统的能力。设计思路3.课程设计教学内容选取依据及课时分配根据《化工仪表及自动化》课程在就业岗位中需要具备的能力,以一个贯穿性的控制实例——自动控制系统的开发与实施为载体组织教学内容,以四大参数控制组织课程内容,很好的与实际控制任务相匹配,使学生尽快熟悉岗位任务,实现零距离就业。理论教学内容共计64学时,其中理论学时48学时,实践学时16学时。实训教学内容共计52学时。教学重点热电偶的校正与补偿控制阀的选择简单控制系统的组成与设计教学难点热电偶的校正与补偿检测仪表工作原理串级控制系统的组成与设计教学重难点解决方法1.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2.增加实践操作能力3.进行项目驱动教学。4.增加课程设计1.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2.增加实践操作能力3.进行项目驱动教学。4.增加课程设计二、说教材二、说教材1.教材选用《化工仪表及自动化》选用了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职高专教材),教材从职业岗位需要出发,以能力培养主线组织内容,始终贯彻“了解概念、理论分明、强化应用”的职业教育理念。2.教材使用以教材知识安排为总体框架,结合区域经济的发展,适当删减了一些章节(高级控制系统、复杂控制系统),合理增加了分布式控制系统(DCS)的硬件和软件体系构成,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三、说资源三、说资源1.师资力量我系应化教研室现有专任教师7人,兼职教师2名,其中,讲师5名,高级工程师2名,硕士研究生6名,大学本科1名,骨干教师4名,“双师型”教师3名。2.实训场地、模型3.校企合作基地陕西延长石油榆林煤化有限公司;陕西延长中煤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华电榆林凯越煤化有限责任公司;鄂尔多斯化工集团;神华宁夏煤业集团公司;陕西奥维乾元有限公司;学生认知实习、顶岗实习等校外实训课程的合作培养基地。四、说学情四、说学情1.学生分析高职学生的形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乐于动手,喜欢参与,适合在实践中学习;学生整体基础较薄弱,上课注意力集中时间短。2.学习指导(1)启发引导学生采用类比法、归纳总结法学习;(2)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操作中巩固、提高理论知识,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操作,提升岗位职业技能。五、说教法五、说教法1.教学方法(1)“教、学、做”一体化《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工程技术,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不仅便于理论通过学生手脑并用的实践体验加以理解与掌握,从而达到知识内化之目的,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与直观性,将大大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学效果明显增强。(2)工学结合《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是一门较综合的工程应用技术,实施“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社会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