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困境与机遇Rod Ellis 人民教育出版社陈力 译[ 译者按 ]: 昆士兰大学教授Rod Ellis 是二语教学领域知名学者,他在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s 期刊2010 年第 1 期撰文 English in Elementary Schools:Limitations and Possibilities ,评论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小学英语课程开设情况以及课程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与机遇。为方便更多关心小学英语教学的读者参阅,现将全文译出。文中提到的关于年龄与外语学习效果的一些实证研究和结论并非新论,国内学者如桂诗春(1992)杨连瑞( 1998)胡明杨( 2002)束定芳( 2004)等近年来对相关话题也有讨论。译介此文的另一个原因是觉得,作为一个“局外人”,Ellis 的一些观点可能会给我们分析观察国内小学英语课程和教学提供一个或许不完全相同的新视角。Ellis 此文首先回顾了有关小学阶段英语教学效果的主要研究,指出已有研究结论并不支持一种普遍存在的认识,即认为与青少年或成人相比儿童是更好的外语学习者。因此, 从长远来看小学阶段开始教学英语并不能保证学习者能达到更高的英语水平,特别是以显性二语知识来衡量时更是如此。随后文章分析了像中国和日本这样的亚洲国家小学英语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和困境,比如由于合格师资的短缺,小学开设英语课的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的落实情况极不均衡。 文章最后认为, 在中国、 日本这样的亚洲国家,小学普遍开设英语课不一定能实现改进英语教学整体效果的目标。充足的受过儿童外语教学专门训练的师资以及适合小学儿童外语学习的教学方法(如任务型语言教学)是实现目标的两个基本前提。引言包括中国在内许多亚洲国家都在调整英语教学政策,开始在小学阶段开设英语课。韩国国家教育课程(NEC )规定,小学三四年级每周开一小时、五六年级每周开两小时英语课。2002 年,日本颁布文件允许小学校自主开设英语会话活动课,以增进小学生的国际意识。2006 年 3 月,由教育部、文化部和科技部等共同组成的特别委员会,提出议案,规定在小学五六年级每周开设一个小时英语课,但是不作为学术科目,也不进行考试或划分等级(Butler2007 )。2001 年 1 月 18 日,中国颁布了《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把英语教学的起始年级从原来的初中一年级提前到小学三年级。文件对城市和农村学校做了不同要求, 规定城市学校2001 年秋、农村学校 2002 年秋开始在小学三年级逐步开设英语课(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