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内效贴扎技术在脑卒中后患者的应用•脑卒中是常见病、多发病,以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为特点,是第一位的致残因素。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发卒中患者约为150万,我国现存脑卒中患者约为600万~700万,约40%的患者会遗留有中度功能障碍,15%~30%的患者会留下严重的残疾。约70%~80%的脑卒中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劳动力丧失,由于残疾而不能独立生活。•现代康复理论和实践证明,卒中后进行有效的康复能够加速康复的进程,减轻功能上的残疾,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节约社会资源。随着康复医学的进展,康复治疗应从起病到恢复期贯穿于医疗护理各个环节和全过程中。•其中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征、患肢浮肿、足下垂内翻畸形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一旦发生将严重影响患肢的功能恢复,应及时做康复治疗。这些症状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疼痛、水肿、关节活动异常、肌张力异常和关节组织异位等,而通过肌内效贴扎技术完全可以处理这些问题。•近些年,许多海外业内人士已将此技术拓展于神经康复,中国的康复医学专业人员通过对外的交流和临床实际的应用,发现肌内效贴在消除肿胀疼痛、增加感觉输入、改善运动控制等方面有独到的作用。•而我科在2013年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中也开始推广此项技术,且已部分开展于临床,但对于脑卒中后患者的应用还有待我们努力挖掘及开展更多的循证研究。应用对象——1、肩关节半脱位:促进肩部肌肉收缩,支持肩关节。2、肩手综合征:缓解疼痛,减轻水肿。3、改善足下垂、足内翻:放松小腿三头肌,促进腓骨长短肌、胫前肌收缩,增强足底本体感觉输入。4、改善下肢水肿:减轻肢体肿胀,避免张力性水疱产生。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征(3)防止手腕过度屈曲:“I”形贴布(自然拉力)。摆位:手臂平放于床面,掌面向上,手腕垂出床缘自然下垂。“I”形贴布:贴布中点固定于手腕腹侧,其余贴布以自然拉力沿腕关节位置贴上。改善足下垂、足内翻(4)提高足底感觉输入,增强本体感觉。改善下肢水肿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