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法培训教材 一、工法的含义 工法是指以工程为对象、工艺为核心,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把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结合起来,经过工程实践形成的综合配套的施工方法。工法必须符合国家工程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标准、规范,必须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实用性,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工程成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特点。 工法必须是经过工程实践并证明是属于技术先进、效益显著、经济适用、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的施工方法。未经工程实践检验的科研成果,不属工法的范畴。 二、开发编写工法的目的 1、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在企业推广使用先进的工法,促进企业发展,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 三、工法的选题、范围及其分类 1、选题基本原则。通过总结工程实践经验、形成有使用价值、带有规律性的施工工艺技术,其中关键工艺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工法中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尚没有相应的国家工程建设技术标准的,应已经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建设工程技术专家委员会审定。选题必须先进、适用,具有较强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实用性:不是单纯的施工技术,也不是单项技术,而是技术和管理相结合配套的施工技术。先进性和适用性是工法的灵魂。 2、选题范围 (1)国内外没有先例的独特技术; (2)达到国际或国内领先或先进水平的技术; (3)有所创新和发展的热门技术; 2 (4)加以完善、拓展和配套的实用技术; (5)企业内首次应用或处于领先水平的关键技术。 (6)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形成的专项施工方法。选题时多从建筑业10项新技术中考虑。 (7)专项技术已达到或超过本企业先进水平,在时间点上先于同行业其他企业而编制的施工方法。 (8)对类似的工法在应用中又有所创新和发展而编制形成的工法。 (9)运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一个(或若干)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经加工整理而形成综合配套的大型施工工法。工法经过工程应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10)关注己公布的省(部)级工法、国家级工法,乃至先进企业的企业级工法、避免低水平地重复。 所选题目应具有创效性;主要表现如下: (1)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 (2)提高施工效率; (3)降低工程成本。 所选题目应具有规范性;主要表现如下: (1)工法必须符合国家工程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标准、规范; (2)所述内容都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成熟技术。 3、分类 (1)按工程分为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