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法编写指南 为指导各级企业编写工法,规范工法的编制内容,根据《施工工法管理办法》,制定本指南。 一、工法的编写原则 工法是指以工程为对象、工艺为核心,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把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结合起来,经过工程实践形成的综合配套的施工方法。 1.工法必须是经过工程实践并证明是属于技术先进、效益显著、经济适用、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的施工方法。未经工程实践检验的科研成果,不属工法的范畴。 2.工法编写应主要针对某个单项工程,也可以针对工程项目中的某个分部分项工程,不可以针对检验批,必须具有完整的施工工艺。 二、工法的选题 1、立足企业的主营业务(房建、道桥、地铁等),通过总结工程实践经验,形成有实用价值、带有规律性的先进施工工艺技术,进行立项选题。 2、围绕重、难、新、大的工程项目和技术水平高的科研项目进行立项选题。 3、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而形成新的施工方法,进行立项选题。 4、在原有成熟的工法和技术上开发新的工法。 三、工法的特性 1 、工法的竞争性 工法的竞争性体现在:企业所拥有的施工工法的数量、级别和配套能力已成为企业技术优势和竞争实力的重要体现。工法是企业的技术积累,也是企业为增强其自身竞争能力所必需的技术支持,核心工法在市场竞标中发挥关键作用。 2 、工法的先进性 工法的先进性体现在: (1)国内外没有先例的独特技术; (2)达到国际或国内领先水平的技术; (3)有所创新和发展的热门技术; (4)加以完善、拓展和配套的实用技术; (5)企业内首次应用或处于领先水平的关键技术。 2 3 、工法的规范性 工法的规范性体现在: (1)有较为定型的内容及相对固定的层次结构; (2)所述内容都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成熟技术; (3)使用准确、规范、简练的语言表达和阐述。 4 、工法的实用性 工法的实用性体现在:工法作为成熟的先进施工工艺,对类似工程的施工具有指导和借鉴作用,可以在施工组织设计和投标方案中参考使用,有利于提高施工组织设计和投标方案的编制质量和效率。 5 、工法的时效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施工标准、施工手段等外部条件的变化,原有工法需要进行更新提高,以保证它的时效性。 四、工法的分类 三个大类别:房屋建筑类 土木工程类 工业安装类 房屋建筑类: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钢结构、仿古建筑、建筑装饰装修、建筑屋面、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建筑电气、建筑通风空调、智能建筑、建筑节能保温、建筑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