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专业职业资格的类型 在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领域,对经营管理人才,项目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管理人才的管理,长期以来走的是一条行政审批的道路。具体到工程管理经营管理领域,形势迫切要求对实行行政审批进行改革,改革为严格的经考试注册的职业资格制度,这是国家对建筑企业实行资质管理和执业资格认证的必然走向。 关于建立执业资格认证制度的必要性,可以从以下几点来阐述。首先,建立执业资格制度是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的重要举措。工程项目高级管理者是工程建设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他们根据企业法定代表人的授权,对工程项目自开工准备至竣工验收实施全面组织管理。工程项目管理者的素质,管理水平及其行为是否规范,对工程项目的质量,进度,安全生产具有重要影响。建立执业资格制度后,一旦工程项目发生重大施工质量安全事故或出现违法违规行为,不仅可以依法追究有关单位的责任,还可以依法追究负责该项目的注册执业人员的责任,视其情节予以停止执业,吊销执业资格证书和注册证书等处罚,使对质量安全事故和违法违规行为的责任追究到人。目前,从施工企业情况来看,工程项目管理者队伍的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专业理论水平和文化程度总体偏低。今后,企业聘任经考试并取得执业资格的人员担任企业经营管理者,有助于促进其素质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其次,企业管理者职业化素养亟待提高,当前我国建筑企业各个经营管理的岗位,其人选任命者多,竞聘上岗者少,合格的经营管理者并不多,因此当务之急是按照“职业化”的标准抓紧执业资格制度建设。国家在工程项目管理领域推行执业资格制度,改变了只对企业实行经营资格的单一管理方式,突出了四项资质管理功能:一是调控行业规模;二是调整专业结构;三是规范市场准入;四是提高企业素质。从目前的状况看,由于全行业处于市场化的运行之中,行业规模的调控已主要靠建筑市场自行调控进行;专业资质标准的推行基本上实现了专业结构的调整;资质等级的严格分档使市场准入的制度基本成型。在评价工程项目过程中,对于企业专业人员的要求远比以前要高,专业人员是否达标,是企业资质评审的一条硬杠杆。最后,建立执业资格制度还是与国际接轨,开拓国际建筑市场的客观要求。我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多年,当前不仅要积极应对国外承包进入我国,同时还要更好的贯彻“走出去”的战略方针,把握机遇,积极组织开拓国际建筑市场。就我国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