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文物保护学概论 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Relics Preservation Science 课程代码:04402011 一、课程基本情况 1.学 分: 4 学时: 64 (理论学时: 64 实验学时: 0 ) 2.课程类别:专业基础必修课 3.适用专业:历史学(文物保护方向) 4.适用对象:本科 5.先修课程:文物学概论 6.教材与参考书目: 教 材:《文物保护学》,王惠贞编著,文物出版社,2009 年。 参考书:《文物与化学》,宋迪生等编著,四川教育出版社,1992 年;《文物保护环境概论》,郭宏编著,科学出版社,2001 年。 二、课程介绍 文物的发掘、鉴定、保护,是文物工作者的历史责任。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考古发掘了大批遗址,出土了大量文物,如不及时对遗址、遗物加以抢救保护,文物自身特有的历史信息将愈来愈少,不仅失去研究、展示的价值,也无法给子孙后代留下这份珍贵遗产,使之长久为人类发展服务。所以文物保护已成为当前文物工作的迫切任务。这门课程,也是文物保护专业学生必须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毛泽 东 思想 和 邓 小 平 理论为指 导 ,系 统 全 面 地 逐 步 介绍 文物保护学基础知 识 、陶 瓷 砖 瓦 类文物保护、金 属 类文物保护、石 质 文物保护、纸 质 文物保护、漆 木 竹 器 类文物保护、纺 织 品 文物保护、壁 画 文物保护、古建 筑保护、博 物馆 与环境等内 容 ,为学生进 一步 学习 文物保护材料 学和 有关 文物保护实践 打 下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以课堂 讲 授 为主,辅 以多 媒 体 教学手 段 和 一定的操 作实践 ,使学生不仅掌 握 住 文物保护学的基础理论知 识 ,而 且 具 有初 步 的操 作实践 能 力 。 三、课程内容、学时分配及教学基本要求 第一章 文物保护学概论(共 4 学时)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 文物的基本内容及分类 知识要点:文物的基本内容,文物的分类 第二节 文物保护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及基本方法 知识要点:文物保护学研究的基本内容,文物保护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第三节 文物保护的基本方针及基本原则 知识要点:文物保护的基本方针,文物保护的基本原则 第四节 文物保护学的发展趋向 知识要点:管理科学化,研究逐步深入,分析手段现代化,研究方法综合化等 教学重点:文物保护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基本方法,文物保护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