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 第一单元 测 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 1毫米、1 分米和 1 千米的长度观念。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 吨的质量观念。 2.使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 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 4.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发展实践能力。 课 时:7 课时 第1课时 课 题 认识长度单位 —— 毫米 教学内容 教材第2—3 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第1 至第2 题。 课 时 目 标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 1 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2、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 2、培养学生的估测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板书设计 1 厘米=10 毫米 教 师 学 生 添 改 - 6 - 一、引言 二、估测数学书的长、宽、厚的长度。 请同学们观察数学书的长、宽、厚,并估一估大约有多长,然后把估测的结果填入下表? 数学书的长大约是 2 1厘米、宽大约是 1 4 厘米、厚有 1 厘米。 师:你是怎么想的? 四、揭示课题: 板出:毫米的认识 五、建立 1 毫米的概念。 六、认识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 让学生看尺子,数一数 1 厘米长度有几个小格,然后汇报小结1 厘米里面有 估计实际测量 数学书的长 数学书的宽 数学书的厚 (因为 1 厘米大约有一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长大约就有 2 1 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宽有 1 4 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厚有 1 个指甲长那么厚。) 三、动手测量实际长度 1 、用学具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 2 、先在小组上交流,然后再在全班上交流。 1 、认识尺度上的 1 毫米有几长。 2 、闭上眼睛想一想 1 毫米有多长。然后再比一比 1 厘米和 1 毫 米,你发现了什么? 3 、举例子说说生活中那些物 - 7 - 10 个1 毫米。 板出: 七、巩固发展。 八、全课小结。 品的长度是 1 毫米。 1、完成数学课本第 3 页的做一做。 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的第一、第二题。 3、找出自己周围物品,并用毫米作单位量一量它的长度。 教后反思 第 2课时 课 题 分 米 的 认 识 教学内容 教材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