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共管理与新公共服务理论比较 ◆谭 静 冯 琳 郑中华 新公共管理、新公共服务是 20世纪 80年代以来兴盛于英、美等西方国家的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和管理模式,也是近年来西方行政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本文拟从理论产生的背景、理论基础和价值取向三个方面比较两大理论,以期对我国行政改革提供借鉴。 一、产生背景比较 1、新公共管理理论产生的背景 20世纪 60年代以后,伴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浪潮的冲击,人类社会发展的形态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处在这样一个时代,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都深感建立在官僚制下的传统公共行政无法有效地解释公共管理领域的现象,难以指导相关实践。正如欧文·休斯所言:“在 20世纪 80年代和 90年代,针对许多人所指称的传统行政模式缺陷,一种新的管理主义方法在公共部门中崭露头角。这种方法可以缓解早期模式的某些问题,但它确实意味着公共部门的运作发生了相当引人注目的变化”[1]。于是西方各国纷纷进行公共管理改革,“新公共管理”运动风行全球。具体来讲,新公共管理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西方国家摆脱困境的需要。二战后,西方国家的发展经历了一段黄金期,然而到了 20世纪 60年代末,发展的高峰跌入危机的深谷,面临一系列困境。这些困境主要有:(一)政府角色膨胀和规模扩大引起民众的不满;(二)经济衰退和财政压力的加剧;(三)社会问题与政府不可治理性增加。第二,科技革命和全球化浪潮。科技革命和全球化是公共管理学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第三,政府管理和民主制度方面的矛盾。以韦伯官僚制思想为基础的传统行政体制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而西方国家民主的现状也难以满足民众的“民主需求”。登哈特认为,“新公共管理是指一系列当代的思想和实践活动,其核心内容是力图将私营部门和工商企业管理的方法用于公共部门”[2]。 2、新公共服务理沦产生的背景 新公共管理认为,私营部门的管理实践和技术优越于公共部门并且可以用于公共部门,公私管理之间的区别是一种假象,“管理就是管理”[3]。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这些理念在奥斯本和盖布勒的《重塑政府》一书中得到了提炼和普及,成为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精髓——企业家政府理论。作为一种试图超越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的现代公共行政理论,新公共管理论因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共行政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对西方国家的行政改革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和指导作用。由于受新公共管理的影响,市场化、个人至上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