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及灭菌培训考核试卷 科室: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 (每题2 分,共30 分) 1、紫外线消毒对细菌最敏感的时期是:( ) A.孕育期 B.生长期 C.稳定期 D.成熟期 2、紫外线消毒对细菌作用最强的是: ( ) A. 球菌 B. 杆菌 C.真菌 D.芽胞 3、紫外线灯管表面必须保持清洁, ( )用 75%酒精纱布或棉球擦拭一次。 A 每天 B 每周 C 每月 D 每年 4、紫外线强度的监测应每( )年一次。 A 半年 B 一年 C 一年半 D 两年 5、以下哪些属于高效消毒剂 ( ) A 环氧乙烷 B 含氯制剂 C 碘酊 D 以上都是 6、次氯酸钠类(含氯)消毒液不适宜使用的消毒对象是( )。 A 一般物体表面消毒 B 食饮具消毒 C 织物消毒 D 医疗器械 7、滤过除菌法要求最终过滤的滤膜孔径为( )。 A. 0.22μm B. 0.46μm C. 0.45μm D. 0.65 μm 8、低温间隙灭菌,将物品先用( )加热 1h,然后置 20-25℃保存 24h(或常温过夜),使其中残留的芽孢萌发成繁殖体,再用以上条件灭菌,如此反复三次。 A. 30-40℃ B. 45-55℃ C. 60-80℃ D.85-95℃ 9、杀灭芽孢最可靠的方法是( )。 A. 干热灭菌法 B. 流通蒸汽灭菌法 C.高压蒸汽灭菌 D.巴氏灭菌法 10、消毒人员在消毒过程中,不正确的行为是( )。 A. 不得吸烟、饮食 B. 随时离开消毒区域 C. 避免受到微生物污染 D. 注意自我防护 E. 防止消毒因子伤害 11、压力蒸汽灭菌物品存放时间( ) A、7 天 B、16 天 C、10—14 天 D、10 小时 12、紫外线消毒的目标微生物不详时,照射计量不应低于( ) A、 10000μW*S/cm2 B、600000μW*S/cm2 C、60000μW*S/cm2 D、100000μW*S/cm2 13、取无菌物品时,下列哪项不正确( ) A、操作者身距无菌区20cm; B、取无菌物品时须用无菌持物钳(镊),不可触及无菌物品或跨越无菌区域; C、手臂应保持在腰部以上; D、无菌物品取出后,不可过久暴露,若未使用,可放回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 E、疑有污染,不得使用; 14、微生物对消毒因子的抗力从高到低的顺序是( ) A.细菌芽孢、分枝杆菌、亲水性病毒、真菌孢子、真菌繁殖体、细菌繁殖体、亲脂性病毒 B.细菌芽孢、真菌孢子、分枝杆菌、亲水性病毒、真菌繁殖体、细菌繁殖体、亲脂性病毒 C.细菌芽孢、分枝杆菌、真菌孢子、亲水性病毒、真菌繁殖体、细菌繁殖体、亲脂性病毒 D.真菌孢子、细菌芽孢、分枝杆菌、亲水性病毒、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