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脑梗死病人的护理查房查房内容1脑梗塞的概述及分类2脑梗塞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3脑梗塞病人的护理查体4脑梗塞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5康复指导6出院宣教概述:又称缺血型脑卒中,是指局部脑组织由于缺血而发生坏死所致的脑软化,在脑血管病中最常见,占60%-90%。脑梗塞的分类脑梗塞的分类脑栓塞各种栓子(血流中异常的固体,液体,气体)沿血液循环进入脑动脉脑血栓颅内外供应脑组织的动脉血管壁发生病理改变,血管腔变狭窄或在此基础上形成血栓。脑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脑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本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多见于50-60岁以上的动脉硬化者,且多伴有高血压、冠心病或糖尿病。发病前通常可有某些前驱症状,如头晕、头痛。多数在安静下发病,通常1-3天发展到高峰。临床类型有以下几种:1、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失此类病人的症状和体征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但1-3周内完全恢复,不留后遗症。2、完全性起病6小时内病情达高峰,为完全性偏瘫,病情重,甚至出现昏迷。3、进展性局灶性脑缺血症状逐渐加重,可出现对侧偏盲,偏身感觉障碍,失语,严重者引起昏迷、死亡。4、缓慢进展型症状在起病2周后逐渐加重。脑栓塞的临床表现脑栓塞的发病年龄不一,起病急是本病的主要特征,数秒钟症状发展到高峰,多数完全性卒中。常见的临床表现:局限性抽搐,偏盲,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等,意识障碍较轻且很快恢复。严重者可突起昏迷,可因脑水肿或颅内出血,发生脑疝而死亡。脑梗塞的治疗脑梗塞的治疗1、早期溶栓2、调整血压3、防止脑水肿4、高压氧舱治疗5、抗血小板聚集治疗6、脑保护治疗早期溶栓早期溶栓早期溶栓是指发病后6小时内采用溶栓治疗,使血管再通,常用溶栓药物主要有尿激酶:是目前国内应用最多的药物,起到局部溶栓作用;链激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防止脑水肿防止脑水肿当梗死范围大时可引起脑水肿,若病人意识障碍加重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时应行降低颅内压治疗,常用20%的甘露醇125-250ml快速滴注,并联合使用激素,呋塞米等药物。高压氧舱治疗高压氧舱治疗脑血栓形成的作用1、提高血氧供应,促进侧枝循环形成2、在高压氧状态下正常脑血管收缩,增加病变部位脑血液供应3、脑组织有氧代谢增强,能量产生增多,为神经组织的再生和功能恢复提供物质基础。简要病史现病史:77床朱怀华,女,88岁,患者一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言语不清,右侧肢体无力,行走不稳,偶有头痛,今晨病情加重,左侧肢体进一步活动障碍,不能行走,门诊拟“脑梗死“2015-01-1810:00收住院。神志清,精神欠佳,无发热晕厥意识障碍,无大小便失禁,入院T:36.3P:50℃次/分R:18次/分BP:180/70mmHg既往史:既往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史,平素未规律服用药物,血糖血压控制一般。患者有“股骨头置换、腰椎”手术史。家族史:否认糖尿病、血友病等家族性遗传病史,否认家族性传染病史。过敏史:否认药物食物及其他过敏史。实验室检查异常指标头颅MRI(2015-01-18,本院):双侧基底节区及左侧丘脑多发腔隙性梗塞,缺血性脑白质病变,脑萎缩K3.38mmol/L↓。护理诊断护理措施护理评价单侧感觉障碍与单侧肢体无力,平衡能力降低有关。1、心理护理,提供有关疾病治疗、预防、预后的可靠消息,关心尊重病人,指导病人正确面对疾病,克服悲观情绪增强自我照顾的能力2、生活护理,将生活用品置于随手可及处便于取用,指导病人学会早晚用水擦浴。3、用药护理,严格掌握使用溶栓抗凝药物的剂量,观察有无出血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