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原理GIS第二章GIS数据结构及其表达方法第三节矢量数据结构1地理信息系统原理GIS第三节矢量数据结构一、图形表示二、矢量数据的获取方式三、矢量数据组织四、矢量数据编码方式2地理信息系统原理GIS第三节矢量数据结构一、图形表示3地理信息系统原理GIS二、矢量数据的获取方式1)由外业测量获得可利用测量仪器自动记录测量成果(常称为电子手薄),然后转到地理数据库中。2)由栅格数据转换获得利用栅格数据矢量化技术,把栅格数据转换为矢量数据。第三节矢量数据结构4地理信息系统原理GIS二、矢量数据的获取方式3)跟踪数字化用跟踪数字化的方法,把地图变成离散的矢量数据。第三节矢量数据结构5地理信息系统原理GIS三、矢量数据组织点:坐标对(x,y)+识别符线:坐标对系列(x1,y1)..(xn,yn)及有关属性、其它属性面:首尾相同的坐标串关系表几何位置坐标文件连接矢量数据表示时应考虑以下问题:·矢量数据自身的存贮和处理。·与属性数据的联系。·矢量数据之间的空间关系(拓扑关系)。第三节矢量数据结构6地理信息系统原理GIS以点为例:坐标识别符有关属性第三节矢量数据结构若是简单点要素如独立树、电线竿、三角点,符号、比例尺、方向若是注记点,记录有关字符的大小、方向、字体、排列等若是结点Vertex:符号:指针、与线相交的角度。三角点设立年代、材料等其它属性:线(符号、方向)、面(符号)都有相应的相关属性,在此,看看矢量结构中关于几何位置坐标的编码方式7地理信息系统原理GIS四、矢量数据编码方式(spaghetti)--面条模型:以实体为单位记录其坐标(一)实体式优点:结构简单、直观、易实现以实体为单位的运算和显示。多边形坐标串P1…P2…123456789101112131415PPP第三节矢量数据结构8地理信息系统原理GIS四、矢量数据编码方式缺点:1、相邻多边形的公共边界被数字化并存储两次,造成数据冗余和碎屑多边形—数据不一致,浪费空间,导致双重边界不能精确匹配。2、自成体系,缺少多边形(一)实体式多边形坐标串P1…P2…123456789101112131415PPP第三节矢量数据结构的邻接信息,无拓扑关系,难以进行邻域处理,如消除多边形公共边界,合并多边形。9地理信息系统原理GIS四、矢量数据编码方式缺点(一)实体式多边形坐标串P1…P2…123456789101112131415PPP第三节矢量数据结构3、岛作为一个单个图形,没有与外界多边形联系。不易检查拓扑错误。所以,这种结构只用于简单的制图系统中,显示图形。10地理信息系统原理GIS(二)索引式(树状)对所有点的坐标按顺序建坐标文件,再建点与边(线)、线与多边形的索引文件。123456789101112131415PPPMap1、点文件:点号坐标1x1,y1索引文件:面号弧段号P1A,B,C3、面文件:2、弧段文件:弧段号起点终点点号A527,8,9,10第三节矢量数据结构11地理信息系统原理GIS(二)索引式(树状)与实体式相比:优点:用建索引的方法消除多边形数据的冗余和不一致,邻接信息、岛信息可在多边形文件中通过是否公共弧段号的方式查询。缺点:表达拓扑关系较繁琐,给相邻运算、消除无用边、处理岛信息、检索拓扑关系等带来困难,以人工方式建立编码表,工作量大,易出错。第三节矢量数据结构12地理信息系统原理GIS(三)双重独立式编码简称DIME(DualIndependentMapEncoding),是美国人口统计系统采用的一种编码方式,是一种拓扑编码结构。第三节矢量数据结构13地理信息系统原理GIS(三)双重独立式编码1、点文件点号坐标1x1,y12、线文件:线文件是以线段为记录单位线号左多边形右多边形起点终点L210P1P2210123456789101112131415PPP3、面文件面号线号P1L210,L109…关联邻接关联连通拓扑关系明确在DIME中做如下改进:将以线段为记录单位改为以弧段为单位链状双重独立式编码第三节矢量数据结构14地理信息系统原理GIS(四)链状双重独立式编码--拓扑数据结构1、弧段坐标文件:弧段号坐标系列(串)Ax2,y2,X10,y10…2、弧段文件:链—面,链—结点关系弧段号左多边形右多边形起点终点AP1P225123456789101112131415PPP3、面文件面号弧段号P1A,B,-C4、点拓扑文件:结点—链关系点号弧段号2A,B,D第三节矢量数据结构15地理信息系统原理GIS链状双重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