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在中国社会工作2018.3.20•什么是女权主义•女权主义在中国•中国事例•中国女性主义的妖魔化•女性主义是否消亡•关于女性主义的未来什么是女权主义•女权主义(英语:feminism),又称女性主义,是指主要以女性经验为来源与动机,追求性别平权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在对社会关系进行批判之外,许多女权主义的支持者也着重于性别不平等的分析以及推动妇女的权利、利益与议题。女权主义在西方•女权主义运动在西方社会兴起,有其特定的背景,当时欧洲社会女子的地位十分低下,追求更高的家庭和社会地位,例如生育权,财产权。•以现代的哲学与社会运动的观点来看,女权主义的通常以18世纪的启蒙时代思想家为起源。•女权主义在19世纪渐渐转变为组织性的社会运动,因为当时人们越来越相信女性在一个以男性中心的社会中受到不平等对待原始社会至唐朝-----------各种变化时期1.母系氏族时期,主要从事采集果实,及简单的生活工具制做。女性成为社会活动的主角。人们只知其母而不知有父,在古人眼中,孩子的血统仅维持在母亲身上。2.原始社会末期至奴隶社会后期,随着私有制的产生,,男子成了战争的主要力量,进入了父权时期而后更是制定一系列宗法伦理的信条巩固和强化男性的支配地位,女性沦为男子的附庸。秦至西汉,由于秦讲法家,汉有“吕后专政”,且两者受儒家影响较小,儒教在官方处于初期阶段,女性地位较高。西汉至魏晋南北朝,这一时期虽然有由于战争,玄学等原因使妇女地位短暂提高,但整体是不断下降,汉有《列女传》,《女诫》,讲贞洁等儒教的礼教纲常不断地被重视和强化(也有分析认为此阶段为震荡期)唐尊道教,三教并行,社会宽松,且受到北方少数民族影响(唐王室的血统有匈奴和鲜卑),冲击了传统礼教纲常,妇女在这样的社会风气的熏染下逐步形成了淡薄的贞操观、主动插手朝政、谋求个人自由和平等的观念。宋代女性地位没有想象那么低•直到南宋晚期,‘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贞节观还没有被普遍接受,整个社会对妇女改嫁问题的态度都是极为宽容的•宋代妇女的社会地位处于一个转折时期。一方面,社会上对妇女再嫁持宽容态度,法律也允许妇女再嫁。另一方面,理学家和统治者又极力想把封建的枷锁套在妇女身上,反对妇女再嫁。•理学产生于宋代,但在宋代还不像明清时期那样盛行,还在初兴阶段,而且一个理论从提出到形成社会影响是需要一定的时间过程的。•引自饶军《“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贞节观与宋朝妇女地位》明清时期女性地位低下这一时期主要是受文化的影响统治阶级大肆鼓吹程朱理学,儒家重妇德、重贞节得到更广传播,男尊女卑思想进一步加深,女性对于自己的婚姻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在很多情况下,女子的婚姻仍为父母或家族操控。甚至于被作为一种商品来进行交换,并获得利益。从许多律法,如大明律和现实来看。明清时代对于妇女的生活,婚姻自由的压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残酷程度,妇女的社会地位极为低下。但是在后期,随着明清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个性解放,启蒙思想的影响和推动,在加上女性之间的交流日益增多。女子的心理状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对其社会地位在将来的提升有极大的影响。清末——中华民国•1900年,从台北开始,就兴起了天然足潮,并成立天然足会,天然足会旨在解放女性,革除缠足陋习。而辛亥革命后,更是号召全国上下革除缠足陋习。•1902年,吴馨将私塾改名为务本女塾,是中国公认第一个女子学校的雏形。•1903年,金天翮著的《女界钟》出版,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系统讨论女性权益问题的专著,在书里,作者喊出的口号是:“女权万岁”。•1907年,女子教育宣布合法化。•1912年1月,孙中山接见女子参政人员代表林宗素,允许女子参与到中华民国的政权建设中来。•1915年,青海省遵化县女学生邓春兰写信给当时的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要求北大增设女子席位,允许女子进大学读书。•1924年的3月8日,广州的劳动妇女联合会在广州第一公园举行了桔年活动,从这次活动后,三八妇女节正式成为全国性的节日。•1927年,在西安发生了中国第一个由女子提出离婚诉讼的案件。中华人民共和国•1950年5月1日颁行并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