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的本质穷人的教育观CONTENTS目录贫困是什么?01穷人的思维02穷人的教育问题03反省与领悟04贫困是什么?Whatispoverty01精神贫困精神贫困主要体现于个人的精神上,空虚空洞无法改变自己1生活平困因为贫穷而生活窘困,称之为贫困,是一种社会物质生活贫乏的现象,贫困是一种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综合现象,其主要根源是物质生活条件缺乏与精神生活没有或缺乏出路。2贫困的定义AbhijitBanerjee穷人的思维Thinkingofthepoor02规划层面上,穷人无战略,只有战术,常常局限于发生事件的某个局部不追求更加深层次的规划和目标规划局限穷人不想未来,只想眼前不思考未来会发生的内容不对未来做出设想,空洞时间无异于浪费生命时间维度穷人更安于享受,一旦经济上有些许改变,就会将储蓄用于享受型消费反观越成功的人,约在努力成长,而穷人更加安于现状,不做进步安于现状穷人不会为风险概率买单,大多不会买保险,且不会做身体例行检查不会为概率风险买单穷人不会进行投资,投资手段通常都是储蓄,而不会投资于股市或者其他市场;不会投资穷人通常只进行绝对收益的比较,而不进行边际收益和潜在收益的计算,比如一个月收入2000的青年人,在选择住房的时候,通常会有两种选择,一是居住较远的但便宜的房屋,另一个是相对较昂贵但较近便与繁华的地区,前后两者绝对差异是金钱的数额,而相对差异是对时间成本的衡量以及现在的时间成本与将来的时间成本对比;收益不做边际比较穷人基本不计算单位时间的时间价格,穷人只会计算天总量时间价格或者月总量时间价格,因此不会在这当中寻求比较差异;不算时间成本穷人具有更强的投机心理,与其说穷人因为知识短缺更容易受骗,不如说因为有更强的投机心理而被骗,也因与此,穷人被骗的概率更大;投机心理穷人相信明天与今天一样,不是今天的因果反应,对于明天他们会简单的认为是重复今天的工作,而不会认为明天是今天工作的反应与投射;明天与今天一样穷人在失败面前归因更多在于主因,而不在于外因,比如失败首先是认为自己不行所以失败,在外因上强调的是普遍因素而非特定因素,比如制度环境等等。难以分析对错穷人的教育问题Educationforthepoor03信息闭塞,知识匮乏穷人孩子接受的学校教育质量低下,老师缺席,高年级的学生还读不懂低年级的课文,上学纯粹是浪费时间,或者是很多孩子在起步阶段就因为赶不上进度而被放弃了1意志力的挑战穷人想当然地以为把孩子丢进学校可以一劳永逸解决所有问题,在得不到足够的指导信息情况下,他们没法接受教育的事实:人天生就是厌学的,学校不能解决所有教育问题,分数更不能,孩子在每个阶段的教育都是不可缺失的,与之而来的就是学生的意志力处于长期挑战中2缺乏应对风险的能力贫穷催生的教育观念扭曲了家长们的期望,这种过高或者过低的期望搅碎了大多数孩子的不成熟的心智,使这些孩子选择了逃避,过早走上了谋生的道路。而一旦过早开始走上谋生之路,将意味着错过了受教育的黄金时期,未来也无法得到丰厚的教育投资回报,由此亦无法改观自己的贫穷困境。3扭曲的教育观穷人的教育观是扭曲而极端的。在他们心中,上学要么被贬低到只是个形式,要么被崇拜成改变命运的救命草。所以如果发现孩子在学校里没有学到东西(更直接的说就是这个孩子没有考到高分),那么上学就被认为毫无用处。所以只有少数考到高分的穷孩子才可以继续接受教育。4穷人的教育问题反省与领悟Introspectionandcomprehension04穷人的困境,我们一样都有,我们与穷人的差别其实很小,我们真正的优势在于,很多东西我们是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的,我们周围充满了无形的助推力,我们几乎用不着自己有限的自控和决断能力,而穷人则需要不断运用这种能力。反省与领悟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