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三维目标的有效落实的研究》课题结报告彭阳县第三小学课题组[ 内容摘要 ] 在教学中, 我们着重从教学策略入手, 加强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素质推进,提高认识;研究现状找出原因;案例研究,落实课堂;经验总结,提升高度。对教学实践进行多角度、多方向的理性反思,尽可能地使课题研究的成果系统化、可操作、有成效。旨在加深认识三维目标的内涵和关系,探讨三维目标整合的策略, 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关键词 ] 三维目标整合阅读教学语文一、课题的提出1、课改的需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中要求国家课程标准“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为语文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 《课程标准》关注的是课程目标、 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以及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新课程标准不仅对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提出要求,同时,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提出目标要求,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变化, 对培养新时期具有良好素质和竞争力的新一代具有重要意义。2、语文课程发展的需要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在兼顾其它二维的情况下, 知识和能力的坚实牢固,是语文新课程追求的目标,然而在语文教学中,有的教师急功近利, 片面追求学生考试的成绩, 只顾知识与能力的训练,将过程与方法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置之度外;有的教师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理解发生偏差,片面追求教学方法或情感体验的标新立异,弱化了知识和能力目标;有的教师没有弄明白《语文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涵,造成了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之间不匹配的现象。因此,本课题的提出正是语文课程发展的需要,是培养孩子语文素养的必经之路。3、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在教学中,有的教师孤立地把文本字词的学习当作知识与能力目标,把文本阅读的理解当作过程与方法目标,把文本意义的感悟当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误把三维目标当成三项目标,把三维目标中的一个个维度机械分割开来,平均体现,分步实施。课堂上,教师往往包办代替, 给予学生阅读的时间少, 不留意学生在阅读能力形成的缺陷。学生逐步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写,学生抄,三个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