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对比阅读一、《小石潭记》与《观月记》(甲)《小石潭记》(乙)盖余以八月之望过洞庭,月白如昼。沙①当洞庭青草之中,其高十仞,四面环水。余系船其下, 尽却②童隶而登焉。沙之色正黄, 与月相夺③; 月如玉盘, 沙如金积; 光采激射,体寒目眩④。 瑶台、广寒⑤之宫, 虽未尝身至其地, 当亦如是而止耳⑥书以为金沙堆观月记。(选自张孝祥《观月记》,有删节)注:①沙:指金沙堆,是处在洞庭湖 与青草湖之间的小岛。②尽却:使⋯⋯全部退去。③夺:争。④体寒目眩:顿感凉意,似觉眼花,像到了仙境。⑤瑶台、广寒:传说中的仙境。⑥止耳:而已,罢了。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皆若.空游无所依徐公不若.君之美也B.似与游者相乐.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C.当亦如是.而止耳问今是.何世D.虽未尝身至.其地后狼止而前狼又至.2、下列选项中的“以”与例句中“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以其境过清A.扶苏以.数谏故 B.盖余以.八月之望过洞庭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D.咨臣以.当世之事3、下列选项中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段记叙了作者伐竹取道,游览小石潭的见闻和感受。B.乙文段记叙了作者中秋之夜,攀登金沙堆临水赏月的所见所感。C.甲、乙两文段都是寄情山水的游记。D.甲、乙两文段通篇都流露出作者的喜悦之情。4、翻译下列句子:(1)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2 分)(2)书以为 金沙 堆观月记。( 2 分)2 参考答案: 1、D 2、A 3、D 4、(1)溪岸的形状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不能够知道它的源头。( 2)写下来把它作为金沙堆观月记。对比阅读二、《小石潭记》与《游居柿录》【乙】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1] ,竟为雨雪所阻。然万竹中雪子敲戛[2] ,铮铮有声,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自叹每有欲往,辄复不遂。然流行坎止[3],任之而已。鲁直所谓﹕“无处不可寄一梦”也。作品注释: [1] 沙市:在湖北江陵县东南十五里长江北岸。[2] 雪子:即霰,南方称雪子。[3]流行:远行。坎止:静止。1、【甲】文的作者是____(朝代)文学家_____(人名)。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①潭中鱼可.百许头:②明.灭可见:③任之.而已:④辄.复不遂:3、翻译下列句子。①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②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所阻。4、甲文“潭中鱼⋯⋯皆若空游无所依”从侧面表现了___________;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