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 .1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小鼠迷宫实验报告篇一:小鼠迷宫实验一、 Morris水迷宫实验( 一) 实验概述Morris水迷宫是英国心理学家Morris于 20 世纪 80 年(1981) 代初设计并应用于脑学习记忆机制研究的一种实验手段,其在AD研究中的应用非常普遍。( 二) 实验原理虽然老鼠是天生的游泳健将,但是它们却厌恶处于水中的状态,同时游泳对于老鼠来说是十分消耗体力的活动,他们会本能的寻找水中的休息场所。寻找休息场所的行为涉及到一个复杂的记忆过程,包括收集与空间定位有关的视觉信息,再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整理、记忆、加固、然后再取出,目的是能成功的航行并且找到隐藏在水中的站台,最终从水中逃脱。( 三) 实验方法分获得性训练、探查和对位训练3 个过程。1.获得性训练(Acquisition phase)理论上将水池分为 4 个象限,平台置于其中一个象限区的中央。(1) 将动物(大鼠或小鼠)头朝池壁放入水中,放入位置随机取东、西、南、北四个起始位置之一。记录动物找到水下平台的时间(s)。在前几次训练中,如果这个时间超过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 .2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60s,则引导动物到平台。让动物在平台上停留10s.(2) 将动物移开、擦干。必要时将动物(尤其是大鼠)放在 150W的白炽灯下烤5min,放回笼内。每只动物每天训练 4 次,两次训练之间间隔15~20min,连续训练5d。2.探查训练 (probe trial 1)最后一次获得性训练结束后的第二天,将平台撤除,开始60s 的探查训练。将动物由原先平台象限的对侧放入水中。记录动物在目标象限(原先放置平台的象限)所花的时间和进入该象限的次数,以此作为空间记忆的检测指标。3.对位训练(reveral phase)测定动物的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探查训练结束后的第二天,开始维持4天的对位训练。将平台放在原先平台所在象限的对侧象限,方法与获得性训练相同。每天训练4 次。每次记录找到平台的时间和游泳距离以及游泳速度。4.对位探查训练(probe trial 2)最后一次对位训练的第二天进行。方法与上述探查训练类似。记录动物60s 内动物在目标象限(平台第二次所在区)所花时间和进入该区的次数。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 一) 实验概述高架十字迷宫是利用动物对新异环境的探究特性和对高悬敞开臂的恐惧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