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山居秋暝》导学案(教师版)编制人:赵静静审核人:李如超考点透析: 鉴赏诗歌形象,品味作者情感教学目标: 1、体会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把握诗歌的意境。2、 认识王维创作后期诗歌中流露出来的隐逸倾向。教学重、难点:品味诗中所描写的山村景色,体会诗人向往隐逸生活的情趣。教学方法: 自学、点拨、讨论教学课时: 1 课时教学过程:【自主预习】1、收集作者、作品、背景资料2、看注解,注音解释暝( mí ng ): 晚空山:幽静的山喧( xuān ):声音喧哗浣( hu àn )女 : 洗衣服的女子歇( xi ē ):凋落王孙:古代贵族子弟的通称,这里是诗人自称。3、“五看”文本,你看出了哪些信息?(发现的越多越好)4、自读,尝试用自己的语言疏通文意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译文: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 歇,王孙自可留。译文:【引导学习】1、对联导入2、初读,品文本示范朗读,核准字音、节奏集体朗读,感受诗意、诗情了解作者, 掌握相 关 的文 学 常识。“五看”:看题目,看作者, 看注释,看景语,看情语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探究研习】朗读赏析1、首联在全诗有什么作用? 1、点明时间(傍晚) 、地点(山中) 、季节(秋) 2、照应标题 3、渲染幽静清新的氛围。 4、奠定全诗愉悦闲适的情感基调。2、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历来传诵的名句。作者选取了哪些意象?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境界?明月 松 清泉石幽美、清新、明净动静结合、远近结合3、颈联“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与颔联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都是写景,有什么不同? 1、描写对象首联:明月、青松、清泉、白石、翠竹、青莲——山村的自然美清新、宁静颔联:浣女、渔舟——村民的生活美淳朴、善良、闲适、安乐景、人和谐统一,风景清幽、民风淳厚:这是诗人理想中的生活环境。 2、写景方法颔联从视觉和听觉角度,静中有动,动静结合。颈联从视觉和听觉角度,以动衬静,愈显其静。4、面对此景,诗人发出怎样的感慨?(用原句回答)该句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从这一感慨中,你能品味出作者寄托了哪些情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孙自可留”一句是全诗歌的诗眼,有了这一个句子,全诗境界尽出。1、对空明雅洁的自然美的热爱;2、对淳朴幸福的社会美的憧憬;3、对静隐闲居的生活美的向往;4、对倾轧污秽的官场丑的厌恶;5、对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