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视常识弱视介绍•弱视是什么•弱视的病因•弱视的分类•弱视的危害•弱视怎么办弱视是什么•弱视是什么?弱视是指眼球本身没有器质性病变,矫正视力低于0.9者,称为弱视。弱视可分为轻、中、重三度。轻度:矫正视力为0.6~0.8;中度:矫正视力为0.2~0.5;重度:矫正视力为0.1以下。•专家提醒:严格区别弱视与近视•不少家长将儿童弱视与近视相混淆,贻误孩子一生。其实,弱视与近视根本不是一种病。近视眼是由于眼调节肌肉睫状肌过度紧张或遗传等原因造成眼轴变长引起的看远不清楚,看近清楚的眼病,戴镜后矫正视力多可恢复正常,而弱视是一种视功能发育迟缓、紊乱,常伴有斜视、高度屈光不正,戴镜视力也无法矫正到正常的眼病,两种病有本质的不同。•弱视对儿童视功能的危害比近视大得多。因为近视仅仅是视远时视力下降,不伴有其他视功能损害,视力矫正不受年龄限制;而弱视患儿不仅视力低下,不能矫正,可能无双眼单视功能,无立体视,今后不能胜任驾驶、测绘及精细性工作,不仅影响工作前途,而且直接影响到我国的人口素质。•专家指出:防止弱视的关键是早发现、早治疗,学龄前儿童应尽早安排几次视力检查,和一次专门的眼科检查,弱视治疗的最佳年龄是3岁~7岁(学龄前),如果不能及时、有效治疗,则会造成终身“视力残障”甚至完全失明。弱视的病因•弱视的病因,有很多原因可以造成弱视,比如说各种类型斜视性弱视,可以引发弱视,另外高度远视、高度近视等,由于视觉环境不良(看不清楚),这样就会造成孩子的弱视。另外,剥夺性弱视,剥夺性弱视主要是指孩子发育早期惟患的先天性白内障、角膜白斑、眼玻璃体浑浊等等,甚至包括先天性眼睑下垂,在儿童眼发育期都可以造成弱视。其具体原因归结如下:•1.斜视性弱视:为了克服斜视引起的视觉紊乱及复视,视中枢主动抑制斜视眼的视觉,久而久之形成弱视,一般斜视发病越早,产生抑制越快。据统计,约有50%斜视儿童有弱视现象。•2.先天性弱视:此症可能与新生儿黄斑部出血从而影响视细胞功能的正常发育有关;或眼球震颤,不能注视而出现视力障碍。•3.屈光不正性弱视:此症常见于双眼屈光不正而又未配戴矫正眼镜的患者,由于黄斑中心凹视细胞长期得不到充分刺激而引起弱视。•4.屈光参差性弱视:由于两眼屈光度数相差3D,以上,双眼黄斑上的物像大小相差约5%,使大脑融合发生困难,导致大脑皮质对屈光度较高的眼(或过小的物像)长期抑制,日久就发生弱视。•5.形觉剥夺姓弱视:它指婴幼儿因睑裂缝合术,重度上睑下垂,或长期遮蔽一眼阻止光线入眼,影响黄斑发育而引起的弱视。弱视的分类•弱视的种类有哪几种?上海新视界眼科医院眼科专家介绍,按发病的原因,弱视可以分成5种。•1.屈光不正性弱视•这种弱视患儿有高度屈光不正,双眼视力相等或相似,早期没有做过检查,没有戴过眼镜。等较晚做验光检查时,双眼有高度屈光不正,但矫正视力难以达到标准视力1.0,都在0.9以下。•一般来说,当少儿裸眼视力下降,近视度数大于600度,远视度数大于300度,散光度数大于200度时,都应及时配镜。如果家长疏忽了,没有在视觉发育的关键时期(5岁前)给孩子配镜,结果是外界物体不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图像。而由视网膜想大脑传入的图像质量下降,就会造成视细胞发育不良,引起屈光不正性弱视。这种弱视是双眼,孩子将生活在一个朦胧的世界里。•2.屈光层次性弱视•这种弱视患儿,两眼屈光参差太大,即两眼屈光度相差大2.5D以上,或是一眼正常,一眼近(远)视。两眼看东西产生的图像就不一样,一个清晰,一个模糊;或一个大些,一个小些。•正常情况下,两眼分别看到的两个图形传入大脑后,要经过大脑融合成一个图像,即双眼单视,人们才能舒服的看到清楚的图像。但屈光参差者两眼图像差别太大,无法融合成一个实像。为了保证看东西的清晰,去除视觉干扰,大脑司令部就像眼睛发出指令:只让清晰眼工作,模糊眼“待岗”。而人体的器官功能都是用则进,不用则废。长期处在大脑选择性压抑状态下的模糊眼得不到良好的视刺激机会,视稀薄功能越来越低下,最后就形成了废用性弱视眼。这种弱视基本是单眼。•3.形觉剥夺性弱视•大自然给了人们一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