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创面的护理烧伤整形科一、烧伤概述二、烧伤创面处理的原则三、早期清创的注意事项及护理措施四、包扎疗法的适应症及护理要点五、暴露疗法的适应症及护理要点六、半暴露疗法的适应症及护理要点七、术后供皮区及植皮区的护理一、烧伤概述烧伤,平时以热液烧伤较多,战时则以火焰烧伤为主。青少年男性多见,男女之比约为3:1。夏季多发,且以头、颈、手、四肢等暴露部位为多发。二、烧伤创面处理的原则①浅度烧伤的创面:防止和减轻感染,保存残存的上皮组织,为再上皮化提供适宜的环境②深度烧伤创面:尽早去除坏死组织和覆盖创面,使创面永久性闭合。深Ⅱ度创面采用削痂手术去除坏死组织。Ⅲ度烧伤创面采用切痂手术去除坏死组织。③考虑修复后的功能:在手、关节等处用大张中厚皮移植。累及肌腱、关节宜采用皮瓣修复。三、早期清创的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对于陷入创面的沙屑、煤渣等,不易移除时,可不必勉强移除。以免降低创面抗感染能力及再生能力。但在面部的皮内异生物在清创时应尽量去除,以免将来留下难以清除的痕迹。(2)浅Ⅱ度的水疱皮一般不予以移除。小水疱可以不予处理,大水疱可于低位处剪破引流。清洁水疱皮的保存可保护创面,减轻疼痛。如水疱已经污染、破碎、脱落,应将其移除。如果是化学物质烧伤,尤其是有毒物质,应立即将水疱皮去除。(3)较深的浅Ⅱ度创面及Ⅲ度表面的坏死表皮应去除,如不清除,可加重感染。(4)在创面的深度上不能确定时,最好不要在创面上涂抹有色的药物,以免对深度的辨认造成影响。早期清创的护理措施①剃除烧伤创面及其周围的毛发,剪去指甲②将患者安置于无菌单上进行清创,去除已经脱落污染的表皮,用生理盐水或氯己定溶液清洁创面,注意动作轻柔,勿损伤创面。③创面污染时先用大量温水或温热生理盐水冲洗、清洁创面,再用肥皂、温水清洗周围的正常皮肤。④室温保持在28~30℃。冬天清创时应用温生理盐水或1:2000氯己定溶液清洁创面。⑤清创时要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如有变化应先处理。四、包扎疗法的适应症及护理措施定义:是将烧伤创面暴露于干热空气中,不用敷料覆盖或包扎,使创面的渗液及坏死组织干燥结痂,以暂时保护创面,要求环境清洁、温暖、干热,室温30~32℃,相对湿度40%。适应症:包扎疗法适用于肢体烧伤、小儿或躁动不合作的患者,四肢供皮区和受皮区皮片的固定。护理要点:①清创后,应选用引流好的内层敷料,外加脱脂纱布多层或脱脂棉垫,均匀加压包扎。早期包扎敷料的厚度应达3~5cm,以免敷料湿透而发生感染。休克期后,创面渗出减少,敷料厚度可酌情降低。②包扎范围一般宜超出创缘5cm,各层敷料要铺平,包扎时应均匀加压,松紧适宜,以免影响肢体血液循环或敷料松脱创面外露。包扎肢体时,应从远端开始,指(趾)末节应外露以便于观察血液循环情况③四肢、关节部位的包扎应注意固定在防止挛缩的功能位置。肢体包扎后应抬高患肢以促进静脉与淋巴回流,减少体液渗出期组织肿胀。指(趾)尖用油质敷料隔开,防止形成并指畸形。④应定时翻身,使包扎的创面交替受压,以免包扎的创面长期受压后,妨碍局部蒸发,致敷料浸透,创面潮湿,容易招致感染。⑤保持外敷料干燥、清洁,有污染、渗出时及时更换。五、暴露疗法的适应症护理措施定义:是将烧伤创面暴露于干热空气中,不用敷料覆盖或包扎,使创面的渗液及坏死组织干燥结痂,以暂时保护创面,要求环境清洁、温暖、干热,室温30~32℃,相对湿度40%。适应症:头面部、颈部、臀部、会阴部等不便于包扎的创面,躯干烧伤者不能长期受压,需经常翻身改变体位。铜绿假单胞菌或霉菌感染时,宜改用暴露疗法。护理措施:①保持室温28~30℃左右,勿使受冷,一般湿度为40%为宜,必要时可用红外线照射取暖。②接触创面时注意无菌操作,注意使创面充分暴露,防止长时间受压,勤翻身,勤更换体位。对环形烧伤患者必要时用翻身床,定时翻身交替暴露胸腹、背臀部的创面。③保持创面干燥,促使焦痂形成,保持焦痂完整。有渗液时用无菌吸水敷料或棉签吸干,有霉菌感染时应随时用棉签拭去。对于已经溶解的焦痂,应及时剪除,予以引流,肉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