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神经调节第3节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一)rao|2021-09-14神经调节教学目标/teachingobjectives阐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产生及传导机制(生命观念、科学思维)0102说明突触传递的过程及特点(生命观念、科学思维)03说明滥用兴奋剂、吸食毒品的危害,能自觉拒绝毒品并向他人宣传毒品的危害(社会责任)神经调节01目录/CONTENTS0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03滥用兴奋剂、吸食毒品的危害神经调节01目录/CONTENTS0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03滥用兴奋剂、吸食毒品的危害问题探讨短跑赛场上,发令枪一响,运动员会像离弦的箭一样冲出。现在世界短跑比赛规则规定,在枪响后0.1s内起跑被视为抢跑。1、从运动员听到枪响到作出起跑的反应,信号的传导经过了哪些结构?2、短跑比赛规则中关于“抢跑”规定的科学依据是什么?—经过了耳(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大脑皮层脊髓)、传出神经、效应器(肌肉)等结构。人类从听到声音到作出反应起跑需要经过反射弧的各个结构,完成这一反射活动所需的时间至少需要0.1s。神经调节0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有人做过如下实验:在蛙的坐骨神经上放置两个微电极,并将它们连接到一个电表上。神经调节0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实验结论:静息时,电表没有测出电位差,说明神经表面各处电位相等左侧给予刺激,靠近刺激端的电极处(a处)先变为负电位然后,另一电极(b处)变为负电位接着又恢复为正电位接着恢复正电位1、传导形式神经调节0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静息电位:内负外正K+外流Na+内流动作电位:内正外负K+膜内高Na+膜外高局部电流2、电位变化和局部电流局部电流: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这样就形成了局部电流。(K+外流,协助扩散)(Na+内流,协助扩散)静息状态动作状态Na+膜外高K+膜内高刺激=电信号(神经冲动)神经调节0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这种局部电流又刺激相近的未兴奋部位发生同样的电位变化,如此进行下去,将兴奋向前传导,后方又恢复为静息电位。膜内: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膜外: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局部电流方向:3、传导方向兴与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一致,与膜外局部电流方向相反。兴奋传导的方向:兴奋朝着远离(最初)刺激部位的方向传导神经调节0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②兴奋在反射过程中传导方向:单向传导①兴奋在离体的神经纤维上传导方向:双向传导在反射过程中,兴奋只能从感受器传到效应器。双向传导的前提除神经纤维需离体之外,刺激还不能发生在神经元的端点。3、传导方向神经调节0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细胞内细胞外90K+单位:mmol/L30Na+4Cl-116A-3K+117Na+120Cl-0A-Na+是细胞外液主要的阳离子,K+是细胞内液主要的阳离子;Cl-是细胞外液主要的阴离子。膜内外离子分布不均衡是主动运输所致。细胞内外液是电中性的。-+当K+顺浓度流出细胞时,在膜外表面会积聚正电荷,与此同时等量的阴离子会贴附在膜内表面(这相当于把它们从细胞内液中移除,因此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仍是电中性的),膜内外因此会产生电位(电势差),这一电位会减缓带正电的K+外流;当电位足够大时,K+净外流为零,即达到平衡。知识延伸神经调节0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神经冲动传导的过程(如图)Na+、K+在神经元内外分布的不均衡是产生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基础,而Na+、K+在膜内外分布不均衡是靠主动运输(Na-K泵)建立起来的2.兴奋朝着远离(最初)刺激部位的方向传导刺激神经中段→双向传导刺激感受器→单向传导小结注:钠钾泵需消耗ATP,并可以将三个钠离子送出细胞,同时将两个钾离子送进细胞。神经调节011.神经细胞静息电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K+外流。()基础检测2.刺激神经纤维中部,产生的兴奋沿神经纤维向两侧传导。()√3.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Na+内流的方向是主动运输。()×√神经调节0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2.刺激c点指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