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 一 章 教 育 与 教 育 学 第 一 节 教 育 及 其 产 生 发 展 ★一 、教 育 的 概 念 : 是 人 类 有 目 的 地 培 养 人 的 一 种 社 会 活 动 ( 本 质 属 性 ), 是 传 承 文 化 、传 递 生 产 与 社 会 生 活 经 验 的 一 种 途 径 。 ( 教 育 最 基 本 的 功 能 是 培 养 人 才 ) 1、“教 育 ”一 词最 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 2、广义的 教 育 包括社 会 教 育 、学 校教 育 、家庭教 育 。 3、教 育 的 社 会 属 性 : 永恒性 、历史性 、相对独立性 、继承 性 、长期性 、生 产 性 、 民族性 。 5、教 育 的 构成要素: 教 育 者、受教 育 者、教 育 影响。 6、教 育 的 功 能 : 按对象分为个体发 展 功 能 和社 会 发 展 功 能 ; 按方向分为正向功 能 和负向功 能 ; 按呈现的 形式分为显性 功 能 和隐性 功 能 ; 二 、教 育 的 发展历程 1、原始社 会 的 教 育 特点: 原始性 、非独立性 、全民性 、自发 性 、无阶级性 。 2、古代社 会 的 教 育 : 奴隶社 会 初期, 人 类 出现了专门的 教 育 形式即学 校。 使教 育 成为独立的 形态。 东西方共同特征阶级性 、道统性 、专制性 、刻板性 、象征性 ★( 1) 古代中国: 生物:(法)利托尔诺、(英)沛西能 第一个正式提出、标志着起源问题开始转向科学解释 心理:(孟禄)认为教育是儿童对成人无意识模仿 劳动:马克思 4 、教育起源 神话(最早):朱熹 2 ……夏 代 , 我 国 就 有 了 学 校 教 育 的 形 态 。 瞽 宗 是 商 代 大 学 特 有 的 名 称 。 ……西 周 ,“学 在 官 府 ”并 有 :“国 学 ”“乡 学 ”之 分 。 其 教 育 内 容 是 以 礼 乐 为 中 心 的 “六艺 ”: 礼 、乐 、射、御、书、数。 ……春秋战国 : 稷下学 宫。 ……两汉: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魏晋南北朝: 立国 子学 与太学 、九品中 正制。 ……隋唐: 六 学 (国 子学 、太学 、四门学 、律学 、书学 、算学 )二馆(崇文馆、弘文馆)。 ……宋元明清: 八股文。 ★ (2)古代 印度: 婆罗门教 育 与佛教 教 育 四个等级按高到低: 婆罗门、刹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