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年7 月齐齐哈尔的一则地方新闻引起了很多有心人的注意,位于齐齐哈尔碾子山区的黑龙江华安集团召开“庆祝末敏弹立项批复暨研制动员大会”。华安厂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系列最全、加工手段最先进的炮弹生产总装企业,在 20 年前建设的155 毫米炮弹生产线,至今也是亚洲第一和唯一。某型末敏弹的立项批复是华安厂(国营第一二三厂)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标志这家企业从此由传统弹药领域跨入了高新工程弹药领域。看来,这种高科技弹药,将在中国军队落地生根并山寨白菜化。 末敏弹,顾名思义就是末端敏感器引爆弹药的意思,炮弹发射后在弹道末段探测出目标的存在、并使战斗部朝着目标方向爆炸,具有作战距离远、命中概率高、毁伤效果好、效费比高和发射后不管等优点。二战以来,面对机械化部队高速大纵深的突击,各国炮兵一直在追求能够远距离、高效率、廉价的反装甲弹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先后诞生了双用途子母弹和激光末制导炮弹,从而给炮兵炮兵部队打击集群装甲目标提供了必要条件。但这两种弹药的缺点非常明显:激光末制导炮弹虽然具有精度高的优点(直到现在激光制导也是所有制导武器里打击精度最高的),但其造价相当高,只能用于攻击少数重点目标,很难执行面压制任务。而且必需要有士兵在前沿使用目标照射器指示目标,实际上激光制导炮弹也是一种视距内武器,只是发射阵地可以设置在远距离;双用途子母弹的子弹威力、投掷精度和覆盖面积都很有限,打击集群装甲目标的效率不是很高。因为引信造价和标准问题,还一直存在子弹瞎火率高,附带损伤不好解决问题。美国原来在 M 270 火箭上配用的M 223 子弹碰炸引信,因为造价限制,设计极其简单,采购价格仅仅不到 1 美元,极其便宜,不过瞎火率极高,估计 5%左右,且没有自毁能力。如果按航空子母弹药引信的高安全标准来设计,那么远程火箭炮的反装甲作战将变得极其昂贵,得不偿失。鉴于以上原因,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开始另辟蹊径,寻找一种廉价、智能高精度(小白们喜欢说灵巧)、高效率的炮兵弹药,于是末敏弹的概念应运而生。 目前军事学术界认为,直接命中率达到 50%以上的打击就称为精确打击,因为这个指标基本上反映了当前武器弹药的精确水平,并且基本上满足现代战争对武器或弹药精度的要求。所以,压制炮兵的精确打击就是指弹药对目标的直接命中概率达到 50%以上的打击。末敏弹的综合作战效果就非常符合这个定义。 末敏弹其实就是取消了传输系统、动力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