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年济宁市国税收入宏观税负分析报告 前 言 宏观税负是当前各级领导、政府衡量一个地区经济与税收关系的重要指标。在省局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眼睛向内”的原则,以宏观税负分析为契入点,从宏观税负中找问题,从日常税负调查中找原因,扎扎实实地开展了税负调查分析工作,现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为全面、客观地反映我市宏观税负状况,如实查找日常管理中的问题,落实税收政策的执行情况,探寻税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我们撰写了 2 0 0 5 年度济宁市国税收入宏观税负分析报告。 本报告通过与全省1 7 市横向、纵向的数据比较,确定我市宏观税负所处的位置,通过分税种、分行业、分重点税源企业的细化,找出我们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分析中从税收征管措施、税收政策的执行、经济因素的影响以及其他相关因素等方面剖析宏观税负偏低的原因,揭示税收征管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和积极的建议,为济宁市宏观税负的稳步提高做出应有的贡献。 目 录 济宁市国税收入宏观税负现状 一、济宁市国税收入基本情况 二、2 0 0 5 年我市宏观税负基本情况 (一)纵向看,我市宏观税负稳中有升 (二)横向看,我市国税收入宏观税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从主体税种看,工业、商业增值税税负在全省位置一高一低,悬殊较大 三、重点税源企业情况 (一)从行业税负看,我市重点税源企业行业税负总体高于全省水平 (二)从重点税源企业的管理情况看,排查疑点比率不高 四、税负调查分析工作查补税款情况 (一)从业务分类看,查补税款集中在增值税和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方面 (二)从工作方式看,主要是通过分析约谈查补税款 (三)从行业看,问题主要反映在煤炭和批发零售业 (四)从效果看,查补税款拉动2005 年国税收入宏观税负提高0.32 个百分点 济宁市国税收入宏观税负偏低的原因剖析 一、税收征管因素 (一)户籍管理手段粗放,弱化了税源基础 (二)商业增值税税负偏低彰显日常管理漏洞 (三)四小票虚假开具、抵扣不实的现象较为严重 (四)滞留票大量存在,为企业预留了偷税空间 (五)煤炭行业税负较高,但管理中仍存在较大的漏洞 (六)由于历史的原因,酒类企业欠税居高不下 (七)车辆购置税征管力度相对薄弱,造成了税收流失 (八)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新增税源多、核算复杂,税款流失严重 (九)稽查手段偏软偏松,不利于净化治税环境 二、税收政策因素 (一)税收优惠政策对宏观税负产生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