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06年上海高考历史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在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4、试卷分为“分叉部分”和“共同部分”。“分叉部分”分为 A、B 两组,两组试题分值相同;考生可以任选一组应答,但不可以交叉答题,若考生交叉答题,则以 A 组计分。“共同部分”为所有考生必须应答的试题。 5、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分叉部分 A 组(适合一期课改的考生) 一、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史实历经时间的考验,具有恒久的意义,并成为指引历史发展方向的标志。以下最能够体现上述含义的是 A、秦统一六国 B、光武中兴 C、西晋统一 D、开元盛世 2、近年某地发现一座古代墓葬,出土距今5000年的玉面人和一尊扁足青铜方鼎,方鼎内壁刻有小篆。对此墓葬的年代,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A、据玉面人的年代推算,应为母系氏族时期 B、青铜器是商朝标志性器物,故应在商朝 C、商朝时期出现青铜铭文,估计在西周时期 D、根据文字判断,墓主最早应是秦朝人 3、《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见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 A、封号和耕牛 B、土地和耕牛 C、土地和人口 D、人口和铁梨 4、朱震亨是金元时期杰出的医学家,他学医虽晚,但终成大器,这主要得益于他潜心研究了被后人奉为“医家之宗”的典籍─ ─ A、《皇帝内经》 B、《唐本草》 C、《千金方》 D、《本草纲目》 5、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分析说:“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曹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曹操“克绍”的关键之役是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2 6、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龙门石窟佛像造型逐渐呈现汉化的风格。这反映了 A、佛教的传入 B、疆域的扩大 C、民族的融合 D、全国的统一 7、德国哲学家康德在题为《中国》的口授记录中介绍中国大运河:“由广州通向北京,就其长度而言,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其实,大运河的起讫地应该是 A、北京到广州 B、扬州至杭州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