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M序列产生及其特性仿真实验报告VIP免费

M序列产生及其特性仿真实验报告_第1页
1/16
M序列产生及其特性仿真实验报告_第2页
2/16
M序列产生及其特性仿真实验报告_第3页
3/16
M 序列产生及其特性仿真实验报告 一、三种扩频码序列简介 1.1 m 序列 它是由多级移位寄存器或其他延迟元件通过线性反馈产生的最长的码序列。 m 序列的特性 1、最长周期序列:N=2n-1 2、功率平衡性:‘1’的个数比‘0’的个数多1 3、‘0’、‘1’随机分布:近似高斯噪声 4、相移不变性:任意循环移位仍是m 序列,仅初相不同 5、离散自相关函数:‘0’->+1,‘1’->-1 1.2 Gold 序列 Gold 序列是两个等长m 序列模二加的复合序列 两个 m 序列应是“优选对” 特点: 1、包括两个优选对 m 序列,一个 Gold 序列族中共有 2n+1 个 Goldn-1 +1++0m序列初始相位....a1an -2an -1序列 2、 Gold 序列族中任一个序列的自相关旁瓣及任意两个序列的互相关峰值均不超过两个 m 序列优选对的互相关峰值 1.3OVSF 序列 又叫正交可变扩频因子,系统根据扩频因子的大小给用户分配资源,数值越大,提供的带宽越小,是一个实现码分多址(CDMA)信号传输的代码,它由 Walsh 函数生成,OVSF 码互相关为零,相互完全正交。 OVSF 序列的特点 1、序列之间完全正交 2、极适合用于同步码分多址系统 3、序列长度可变,不影响正交性,是可变速率码分系统的首选多址扩频码 4、自相关性很差,需与伪随机扰码组合使用 二、三种扩频码序列产生仿真 一、M序列的产生代码: X1=1;X2=0;X3=1;X4=0; %移位寄存器输入Xi初T态(0101), Yi为移位寄存器各级输出 m=60; %置 M序列总长度 for i=1:m %1# Y4=X4; Y3=X3; Y2=X2; Y1=X1; X4=Y3; X3=Y2; X2=Y1; X1=xor(Y3,Y4); %异或运算 if Y4==0 U(i)=-1; else U(i)=Y4; end end M=U %绘图 i1=i k=1:1:i1; plot(k,U,k,U,'rx') xlabel('k') ylabel('M序列') title('移位寄存器产生的 M序列') 用阶梯图产生表示: X1=1;X2=0;X3=1;X4=0; %移位寄存器输入Xi 初T 态(0101), Yi 为移位寄存器各级输出 m=60; %置 M 序列总长度 for i=1:m %1# Y4=X4; Y3=X3; Y2=X2; Y1=X1; X4=Y3; X3=Y2; X2=Y1; X1=xor(Y3,Y4); %异或运算 if Y4==0 U(i)=-1; else U(i)=Y4; end end M=U %绘图 stairs(M); 二、GOLD序列的产生: M序列 A的生成: X1=1;X2=0;X3=1;X4=0; %移位寄存器输入 Xi初 T态(1010), Yi为移位寄存器各级输出 m=60; %置 M序列总长度 for i=1:m %1# Y4=X4; Y3=X3; Y2=X2; Y1=X1; X4=Y3; X3=Y2; X2=Y1; ...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M序列产生及其特性仿真实验报告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