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Signposts in the Sea 1.定相观察 这 篇 散 文 是 英 国 女 诗 人 和 小 说 家 萨 克 维 尔 ·威 斯 特 ( Victoria Mary Sackville-West) (1892-1962)同名小说的节选。散文用日记方式写出一位五十岁的单身汉记者,因患不治之症,生命屈指可数,想用在海上航行的方式度过这生命最后的历程。在航行中,苍茫的大海,绚丽的薄暮,险峻的崖岩,飕飕的飞鱼,翩翩的信天翁,可爱的劳娜,远洋轮上悠悠自在的生活,在他最后的生命里揭开了崭新的天地。他发现生活中竟有这麽多美好的东西,过去由于忙于尘世俗务的追逐,竟一点也没有理会到。现在他如饥似渴地享受着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东西,甚至萌发了早已枯死了的对劳娜的爱情。要把这篇好文章译成一篇好的汉语文章,争取达到最大等值,首先要掌握这篇散文深层的主题句: To have discarded, as I believe, all usual frailties, to have become incapable of envy, ambition, malice, the desire to score off my neighbour, to enjoy this purification even as I enjoy the clean voluptuousness of the warm breeze on my skin and the cool support of the water.(即在自然美的启迪下,尝到净化心灵的欢乐,领悟了人生的真谛。)文学是生活的教科书,优秀的文学作品教育人们学会鉴赏热爱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东西,并推动人们进一步按美的法则去创造 生活,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这篇散文用日记的方式,把壮丽的大自然景色、联翩的浮想、栩栩如生的人物、美丽神话的想象和人生哲理的思考交织成一幅五彩缤纷、绚丽夺目的画卷,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韵味无穷。 这篇散文的表现手法是多色调的:写景的文笔,绚丽多彩;抒情的文笔,缠绵含情;沉思的文笔,繁丰细腻。常常写景、抒情、浮想水乳交融,把大海之美立体地塑造出来,真是一幅大海的活动画景(panorama)。文章格调细腻、敏感、亲切、优美,体现女作家的手笔。文章节奏快慢错落有致:写景写人写物节奏快,句子短;抒情沉思节奏慢,句子长。 要把这样一篇芬芳优美的英语散文,译成一篇同样芬芳优美的汉语散文,关键是要抓住作品篇章的语用修辞层的等值,把表现手法的多色调准确地表达出来。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求译者通过作品语言符号系统的媒介,印证自己的生活经验,使自己的审美体验 与作者的审美体验真正达到融为一体(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