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突发性耳聋治疗指南VIP免费

突发性耳聋治疗指南_第1页
1/5
突发性耳聋治疗指南_第2页
2/5
突发性聋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 (转载) 定义72 h 内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至少在相邻的两个频率听力下降≥ 20 dBHL。注:原因不明是指还未查明原因,一旦查明原因,就不再诊断为突发性聋,此时突发性聋只是疾病的一个症状。分型突发性聋根据听力损失累及的频率和程度,建议分为:高频下降型、低频下降型、平坦下降型和全聋型(含极重度聋)。1.低频下降型:1 000 Hz( 含)以下频率听力下降,至少250 、500 Hz处听力损失≥ 20 dBHL。2.高频下降型:2 000 Hz( 含)以上频率听力下降,至少4 000 、8 000 Hz处听力损失≥ 20 dBHL。3.平坦下降型:所有频率听力均下降,250 ~8 000 Hz(250、 500 、 1 000 、 2 000 、 3 000 、 4 000 、8 000 Hz)平均听阈≤80 dBHL。4.全聋型:所有频率听力均下降,250~8 000 Hz(250 、 500 、 1 000、 2 000、 3 000、 4 000、8 000 Hz) 平均听阈≥81 dBHL。注:中频下降型突发性聋(听力曲线 1 000 Hz 处有切迹 )我国罕见,可能为骨螺旋板局部供血障碍造成 Corti 器缺氧损伤所致,多与遗传因素相关,目前暂不单独分型(可纳入低频下降型)。流行病学我国突聋发病率近年有上升趋势,但尚缺乏大样本流行病学数据。美国突聋发病率为5~20 人/10万,每年新发约4 000 ~25 000 例[26,27]。日本突聋发病率为3.9 人/10 万(1972 年)、14.2 人/10 万(1987 年)、19.4 人/10 万(1993 年)、 27.5 人/10 万(2001 年),呈逐年上升趋势[28]。2004年德国突聋指南报告 中发病率为20 人/10 万,2011 年新指南中增 加 到 每年160 ~400 人/10 万[7,8]。德国突聋患 者 高发年龄 为50 岁 ,男 女 比 例基 本一致,儿 童 罕见[7,8]。我国突聋多中心 研 究 显 示 ,发病年龄 中位 数为41 岁 ,男 女 比 例无 明显 差 异 ,左 侧 略 多于 右 侧[6]。双 侧 突聋发病率较 低,约占 全部患 者 的1.7% ~4.9% ,我国多中心 研 究 中双 侧 发病比 例为2.3%[6]。病因及发病机 制突发性聋的病因和病理 生理 机 制 尚未完 全阐 明,局部因素和全身 因素均可能引 起 突聋,常 见的病因包 括 :血管 性疾病、病毒 感染 、自 身 免 疫 性疾病、传染 性疾病、肿 瘤 等 。只有 10% ~15% 的突聋患 者 在发病期 间 能够 明确 病因[29,30],另 有约1/3 ...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突发性耳聋治疗指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