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8 页 深 化 产 教 融 合 校 企 合 作 中心 组 学 习 发 言 四 篇 【篇一】 20 年12 月19 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总共三十条,分为五个部分:1.构建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发展格局2.强化企业重要主体作用3.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改革4.促进产教供需双向对接5.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意见》明确了深化产教融合的原则——统筹协调,共同推进;服务需求,优化结构;校企协同,合作育人。深化产教融合的主要目标是:逐步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程度,健全多元化办学体制,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用10 年左右时间,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总体形成,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健全完善,人才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重大结构性矛盾基本解决,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贡献显著增强。 从招就办的工作实际出发,我谈几点体会。 一是提升服务需求能力。目前的短板在于缺乏职业需求的市场信息与中介服务,校企融合深度不够,服务产业能力不强。体现在就业对口率不高,就业含金量和稳定性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合作,努力促成系部与企业合作,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把顶岗实习和就业工作做实做好。通过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增强学生就业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推动对接经济社会需求,实现学生充分就业,社会对学校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质量认同度不断提高,为学校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要加大顶岗实习和就业工作调研力度,了解就业市场对人才供给的需求情况,分析^p 我校毕业生顶岗实习及就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存在的新问题,通过调研找到差距,提出改进建议,及时反馈给教学部门进行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巩固校园招聘主阵地、积极开拓就业新市场,持续推进顶岗实习和就业基地建设。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努力提高学生初次上岗率、就业率、就业稳定率,就业工作做得好,招生就不用愁。 第 2 页 共 8 页 二是推进校企深度合作。目前校企合作工作未设立专门机构统一协调合作事务,缺乏运行机制,监管不到位,管理权责不明,合作进展缺乏反馈,合作的深度、广度、紧密度不够,形式单一,范围狭窄,仅局限于学生顶岗实习与就业层面,互利共赢的格局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校中厂”“厂中校”有待建设。 招就处专业知识不够,对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