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民族音乐教育中的文化特色 〔一〕教学理念陈旧 音乐教学内容作为基础乐科学习的载体,其内容首先要表达全面的音乐性,其二才是技术性。然而,多年来我们面对少数民族高校生的基础乐科教学,“事实上,‘技能性’〔或‘艺能性’〕的教育倾向在目前仍占主流,从而缺少对‘人文性’教育的深刻反思,而真正深刻的教育反思视角恰恰应当是‘人文性’的”。[1]教学中老师忽视音乐中深层的民族文化价值,忽视音乐在表达民族文化和人的情感方面的独特意义,缺乏民族音乐性方面的教育,把一般音乐学问和技能的学习当成了目的而不是手段。民族院校的基础乐科老师,应当成为民族音乐文化灵魂的解读者。但是,目前的教学及教学理念的确偏离了这样的路径。首先,老师把自己定位成仅仅是完成既定教学任务的工匠、音乐学问的传授者、音乐技能的示范者,而忽视了对于音乐本身的生命力、感染力的体验和解读。在这种教学理念下,音乐本身成为目的而不是表达情感的手段;其次,面对民族院校少数民族高校生中的大部分 “零 起 点 ”同 学,目前这种标 准 化的、偏重 音乐学问技能学习的分 级 制 教学体系 看 上去 程 序 严 密 ,教学层次分 明 ,教学质量 可 控 ,或许 可 以 让 同 学把握 肯 定音乐学问和技能,但很 少让 同 学切身感受 到 基础乐科的学习对他 们的专 业 学习的好 处 ,并 因 此 怀 疑 这门课 程 的重 要性。 〔二〕教学内容以 西 方音乐素 材 为主 “长 期 以 来,西 方音乐体制 的引 入 ,塑 造 了中国 音乐教育体制民 族 音 乐 教 育 中 的 文 化 特 色 --第 1页民 族 音 乐 教 育 中 的 文 化 特 色 --第 1页 第 2 页 和音乐观念上的依附性,这是有很深层的和长久影响的……西方音乐教育体系,主要在强化西方的音乐价值观、学问观还有作品及音乐的理解方式,这样一来自然西方是中心,我们是边缘”。[2]不行否认,西方的基础乐科教学体系由于在很多方面表达出它的科学性、系统性、严谨性,我国音乐院校长期沿用这个体系至今不变。但究竟是西方历史背景下产生的音乐文化,它与我们最大的不同是音乐情感的表达方式不同,依托特定文化的音乐特征也有显着差异。因此,假如我们过于注意西方音乐素材的使用,而忽视中国本土的音乐素材,尤其是忽视民族文化和民族特色的传承,明显远离如今少数民族高校生在民族文化背景下的认知结构和情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