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传统风俗文化与象征VIP免费

中国传统风俗文化与象征_第1页
1/12
中国传统风俗文化与象征_第2页
2/12
中国传统风俗文化与象征 风俗与象征,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已经渗 透到中国文化的骨髓中。他们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 解读中国文化的重要通道。因此,对其进行梳理与研究,非常必 要;同时,对于今天我们构建人文科学理论研究框架,也有着不 容忽视的学理和现实意义。 一、风俗与象征的概念阐释 1.风俗 根据《汉语大词典》解释,风俗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1) 相 沿积久而成的风气、习俗。 (2) 指民间歌谣。从历史上来看,风 俗是自先秦就已经出现的文化概念, 对风俗的不断诠释, 反映了 历代文人士大夫的社会文化观念。在中国社会几千年的发展中, 人们关于风俗的理解,变异较小。近代以后,西洋学术开始影响 中国,人们在翻译英国威廉 ?汤姆斯的“ folklore ”( 即我们现在 所常用的现代民俗的概念 ) 时,从中国传统学术中寻找对应的词 汇,一度用过“民情学”、“风俗”和“民俗”。最后几经周折 确定为民俗。相延至今。值得一提的是 1923 年,北京大学研究 所国学门设立了风俗调查会,在该会的名称上,曾经有用“民 俗”还是用“风俗”的讨论, 最后因为风俗二字很现成, 即用作 folklore 的解释亦无悖,故结果不用民俗而用风俗。由此可见, 当时中国社会通行的还是“风俗”一词。到了 1929 年,陈锡襄 在《民俗》周刊上发表“风俗学试探”的长文,努力建构一个风 俗学学科体系,但没有得到更多学人注意。 中 国 传 统 风 俗 文 化 与 象 征 --第 1页中 国 传 统 风 俗 文 化 与 象 征 --第 1页但笔者认为风俗这一概念的范围远较民俗要大得多。 中国上 古社会很早就进入了农耕社会, 人们对农业与雨水、 雨水与季风 的关系早就有真切的感受。 对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自然生活的古 人来说,风影响着甚至是决定着人们的生活习性、情感态度。在 上古时期, 风神受到特殊的崇拜, 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四方风的记 载,人们的生存活动因风而行, 所以古人以“风”作为形成地方 文化特性的根源, 并且在后来直接将地方人民的总体生活形态称 为“风”。在上古社会,地方民群中最能引人注意的是声音言语, 以及由变化声调而形成的歌谣。这种“言语歌谣”地方特色鲜 明,它受制于地方的自然人文生态, 因此人们将其称之为“风” 或者“风谣”,如《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国风的搜集记录,在 当时被作为政治任务而受到重视 。 通 常 意...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国传统风俗文化与象征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