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常见并发症的防止及护理一低血压二恶心、呕吐三肌肉痉挛四头痛低血压透析中低血压,是指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收缩压下降>20mmHg,或平均动脉压下降 10 mmHg 以上,且伴有临床症状。低血压是血液透析过程中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 15%-50%。1) 因素(1)有效循环血量局限性:1 体外循环:透析诱导期患者、年老体弱及透析前有低血压倾向的患者,如透析开始血泵转速较快,体外循环血量忽然增加,而血管反映低下,引发回心血量减少心博出量减少,容易发生透析早期低血压。2 超滤量过多、速度过快或低于干体重的脱水:这是透析低血压最常见的因素。常由于透析间期患者体重忽然增加过多或干体重评定不精确,超滤速度过快过多,有效循环血浆量减少,造成血压下降。(2)渗入压减少1 溶质去除过快:在透析中由于去除尿素、肌酐等溶质,血浆渗入压快速下降,并与血管外液形成渗入压梯度,驱使水分移向组织间或细胞内,有效血容量减少,造成血压下降。2 透析液钠浓度过低:使用低于血浆钠浓度的透析液,会造成血浆渗入压明显减少,血管再充盈障碍,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引发血压下降。(3)血管调节功效1 自主神经功效失调:尿毒症患者常有自主神经功效不全,使心血管系统对透析引发的循环血浆量减少不能适应地发后反映。在老年及糖尿病患者中尤为突出。2 透析前服用降压药:透析前服用降压药或透析过程中服用快速降压药可克制血管收缩,容易发生降压低血压。组织缺氧:组织缺氧会释放腺嘌呤核苷,进而减少肾上腺素,造成血压下降(4)透析有关的因素1 透析膜生物相容性:血透时特别使用生物相容性差的透析膜时,血液与透析膜接触 ,产生一系列反映,诱发低血压。2 透析液低钠或低钙。3 透析液温度:若温度可造成皮肤血管反射性扩张,皮肤静脉容量增加,中心静脉压及心排血量减少,外周血管阻力下降,引发低血压。4 透析过程中进餐:进餐可使迷走神经兴奋,分泌大量消化液,胃肠血管扩张,血液分布一消系统,造成有效循环血量减少,产生低血压。5 营养不良及贫血: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对血液透析耐受性差,易发生低血压,血色素水平与外周血管阻力有直接的有关性,贫血可引发血管扩张,严重贫血的病人更容易发生低血压。6 心脏病变:由于水钠潴留、高血压、贫血及尿毒症作用,透析患者常存在不同程度的左心室肥厚及收缩或舒张功效不全。当血容量减少或外周阻力下降时,心室肥厚和心功效不全参加了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心包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