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锁关节脱位肩锁关节脱位(肩锁关节分离),在急诊或骨科门诊比较常见,大多数就诊人群为青壮年,在肩部损伤中十分常见,占肩部脱位的 12%,占全身各处关节脱位的 8%。男性脱位是女性的 8 倍,不大于 35 岁的年轻人发病率最高。好发生于接触性运动(例如冰球,橄榄球或手球),以及高山滑雪运动。近几年来,随着交通事故的增多和人们运动负荷的增大,其发病率体现出了逐步增加的趋势。针对肩锁关节脱位的患者,早期的诊疗,尽早干预治疗十分重要。■解剖学肩锁关节由肩峰内侧和锁骨远端构成,其内有关节盘,周边有关节囊。肩锁关节在功效方面属于微动关节,关节活动仅有 5°~8°,参加肩关节的联结活动,重要分为上下、前后、旋转这几个基本互动模式。■该关节稳定能够分为静态稳定和动态稳定:●静态稳定构造涉及肩锁韧带和喙锁韧带:1.肩锁韧带:分上、下、前、后韧带,其上韧带抵抗锁骨后移中占 56%,后韧带占25%。重要维持水平方向(前后)稳定,韧带的上后部分作用最强。2.喙锁韧带:涉及锥状韧带和斜方韧带,两者来源喙突上表面,分别止于锁骨下表面。斜方韧带附着斜方结节,其中点距离锁常见骨远端平均 25.4mm(男)。锥状韧带附着锥状结节,其中点距离锁骨远端平均 47.2mm(男)。重要维持垂直方向(上下)稳定,是限制锁骨垂直移动的核心构造。●动态稳定性则由三角肌和斜方肌维持:1.三角肌:将上肢悬挂于肩峰和锁骨。2.斜方肌:将肩峰和锁骨悬挂于躯干。■损伤机制受损机制分为直接暴力与间接暴力两种,最常见的是直接暴力。●直接暴力:摔倒时上肢内收,或是来自肩峰上方的暴力撞击肩峰,肩峰及肩胛骨猛然向下,造成肩峰从肩胛骨减少,使关节囊及周边韧带断裂而发生脱位。●间接暴力:在跌倒后,肩部着地,外展的上肢着地,此时肱骨头向肩胛盂和肩峰传送的暴力至肩锁关节,并造成肩锁韧带与喙锁韧带损坏。■诊疗●病史:常有外伤史。●症状:肩部疼痛,患侧上肢上举或外展时疼痛加重。●体征:① 肩锁关节局部肿痛,按压痛。② 锁骨肩峰端外凸畸形,双侧对比时更为明显。③ 部分患者出现斜方肌前缘肿胀和压痛。④ 肩关节前屈、后伸及外展活动受限。⑤ 琴键征(plano sign)阳性:向下推压锁骨远端出现反弹;⑥ 上臂交叉内收实验:抬高肩部至 90°,然后使手臂水平内收越过身体。肩锁关节疼痛提示该处关节炎症或其它病理类型,如扭伤或分离。■鉴别诊疗●肩峰骨折(X 线片明显可见)。●锁骨远端骨折(X 线片明显见)。●肩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