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工艺一、 工艺概述本工艺合用于本标段内全部采用双侧壁导坑法的Ⅴ级围岩开挖工艺。二、 作业内容作业内容涉及:超前支护、弱爆破开挖、施做临时支护及横撑、施做早期支护、拆除临时支护及横撑、灌注仰拱填充、一次性灌注衬砌。三、 质量原则与检查办法(一)质量原则《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原则》《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施工图设计文献》(二)检查项目1.隧道开挖断面的中线和高程必须符合设计规定。 检查办法:施工单位采用仪器测量。2.隧道开挖应严格控制欠挖。当围岩完整、石质坚硬时,岩石个别突出部分(每 1m2 不不不大于 0.1m2)侵入衬砌应不大于 5cm。拱脚和墙脚以上1m内断面严禁欠挖。检查办法:施工单位采用自动断面仪等仪器测量周边轮廓断面,绘断面图与设计断面核对。监理单位见证测量,现场核对开挖断面。3.洞身开挖中,应在每一次开挖后及时观察、描述开挖面地层的层理、节理、裂隙构造状况、岩体的软硬程度、出水量大小等,核对设计地质状况,判断围岩稳定性。检查办法:施工单位进行工程地质观察和描述,监理单位见证检查。4.隧道支护必须紧跟开挖及时施作,同时应按设计规定进行监控量测的有关作业,对位于不良地质地段的隧道,支护应及时封闭。5.喷射混凝土应采用湿喷工艺。拌制喷射混凝土时,原材料称量应采用自动计量装置,衡器应定时检定,每次使用前应进行零点校核,确保计量精确。6.喷射混凝土前,应检查开挖断面尺寸,去除开挖面和待喷面的松动岩块及拱脚、墙脚处的岩屑等杂物,并应设立控制喷层厚度的标志。7.基面有滴水、淌水、集中出水的地点,应采用凿槽、埋管等办法进行引导疏干。8.分层喷射混凝土时,后一层喷射应在前一层混凝土终凝后进行,一次喷射的最大厚度:拱部不 得超出 10cm,边墙不得超出15cm。喷射作业紧跟开挖作业面时,混凝土终凝到下一循环爆破作业间隔不得不大于 3h。9.锚杆类型应根据地质条件、使用规定及锚固特点进行选择并符合设计规定,锚杆宜采用商品锚杆且必须设立垫板,垫板应与基面密贴。在有水地段安装普通砂浆锚杆时,应先将孔内水引出或在附近另行钻孔后,再安装锚杆。喷射混凝土回弹料严禁重复使用。10.钢架应在隧道开挖后或初喷射混凝土后及时进行架设,安装前应去除钢架底部虚碴及杂物。11.早期支护采用钢筋网、钢架喷射混凝土构造时,应确保钢筋网和钢架与围岩之间的空隙用喷射混凝土回填密实。12.作业区应有良好的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