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旁腺功效减退症甲状旁腺功效减退即甲状旁腺功效减退症。 本词条由卫生计生委临床医生科普项目/百科名医网 提供专业内容并参加编辑 甲状旁腺功效减退症是甲状旁腺素(PTH)产生减少引发的钙、磷代谢异常疾病。其特点是手足搐搦、异位钙化、低钙血症、高磷血症和尿钙、尿磷排泄减少。长久应用钙制剂和维生素 D 制剂能够控制病情。1 病因1.PTH 分泌局限性(1)外科性甲旁减 任何颈部手术,涉及甲状腺、甲状旁腺或颈部恶性肿瘤切除术,均可由于甲状旁腺被切除、损伤或血供障碍,致使 PTH 的生成局限性而引发术后甲旁减,其发生率视手术的范畴、时间及外科医生的技术经验而有差别。大多为临时性甲旁减,于术后数天至数周甚至数月发病。术后永久性的甲旁减少见,多数报道为<1%,个别报道较高,文献中最高的一组达 33%。甲状旁腺增生切除过多或再次颈部手术者,术后发生永久性甲旁减的危险性较高。甲旁减偶可发生于用放射性 131I 治疗甲亢后,但极罕见于甲状腺癌治疗后,并且仅发生于甲状旁腺位子甲状腺组织内的患者,由于 131I 放射的 β 射线的射程仅有2mm。甲旁减多于放射治疗 5~18 个月后发病。(2)特发性甲旁减 特发性甲旁减按发病方式可分家族性和散发性,按发病年纪有早发性和迟发性者,其中以散发性迟发性的多见。腺体破坏的因素尚不清晰,多数病人只有甲状旁腺萎缩,少数病人伴有本身免疫性多腺性内分泌病。早发型患者多属家族性的,遗传方式尚不明了,多数认为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组织学上显示甲状旁腺萎缩,并被脂肪组织所取代;部分患者可测得抗甲状旁腺表面抗原决定簇的本身抗体,以及抗内皮细胞抗体,后者可或迟或早地引发肾上腺、甲状腺、性腺、胰岛等多腺性本身免疫性内分泌功效不全及恶性贫血,并常发生慢性皮肤黏膜念珠菌病。(3)功效性甲旁减 下列病症可使 PTH 的合成和(或)释放发生可逆性的减退。2.无生物活性的 PTH据文献报道,低钙血症也可能反馈兴奋甲状旁腺,使之分泌无生物活性的 PTH。文献中虽疑有家族性基因突变的 PTH 而引发的甲旁减者,但迄今仅有一种家系初步被证明存在 PTH 的基因缺点。3.PTH 抵抗-假性甲旁减。2 临床体现1.神经肌肉症状血钙水平轻度减少时,病人仅有感觉异常,四肢发麻刺痛,常不被引发注意。当血钙减少到<8mg/dl(<2mmol/L)时,可出现典型的手足搐搦症状。其诱因有:感染,过劳,严寒,情绪波动,深呼吸,妇女月经期。发作前有不适感,面、手感觉麻木,肌肉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