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走进童诗,感受诗歌的魅力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主题式教学案例 城关镇刘湾小学 王宝珍 童诗文本是学生最好的语言启蒙教材;童诗教学是学生最好的思维发展的捷径;童诗创作是学生最好的语言实践活动。把童诗引入小学语文课堂不仅可以使语文课堂变得有趣、生动,充满诗情画意,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种语言的积累,文化的积淀,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审美能力、思想情感等,更重要的是诗是人类言的升华、智慧与精神的结晶。本文仅以《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为课例,带孩子们去感受诗,想象诗,吟诗诵诗作诗,感受诗歌的魅力。 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计 1、教案背景: 面向学生:小学二年级学生 学科:语文 教学时数:一课时 2、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首儿童诗,作者以优美的语言和流畅的音韵,娓娓的向我们述说着雷锋叔叔的感人事迹,轻轻地拨动着我们的心弦。雷锋的名字经常被人们挂在嘴边,我们都拾到雷锋是一名解放军战士,是一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解放军战士。雷锋同志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我们的身边还是有无数的活雷锋,读完这首诗歌,我们会明白,人们寻找雷锋、呼唤雷锋,其实就是寻找雷锋精神,呼唤我们要向雷锋同志学习。学习课文,是让学生在感情的朗读中去触摸昨天雷锋的足迹,去寻找今天的活雷锋,去沿着雷锋的足迹,伸出热情的双手,捧出春天般的爱心。 3、教学方法: 2 本文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为了收到好的教学效果,我把读、想象、演贯穿全文的教学中。让学生在读中悟、在演中体会,让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感受雷锋的助人为乐的精神。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4、教学目标: (1)知识:会认 12个生字,会写 12个字。 (2)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情感:通过朗读感悟,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5、教学重点: 认识课文中的12个生字,会写 12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读表达对雷锋叔叔的崇敬之情。并读出诗歌的节奏感。 6、教学难点: 规范、美观地书写生字,并能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运用。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表达对雷锋叔叔的敬爱之情。 7、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收集雷锋的资料 教师:《学习雷锋好榜样》磁带、课外书《雷锋的故事》 学生:生字卡片、课前搜集的雷锋资料。 (二)、教学过程设计 1 、走近雷锋,了解雷锋。 (1 )播放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 (2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播放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