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华夏文明主题科技馆参考设计方案

华夏文明主题科技馆参考设计方案_第1页
1/16
华夏文明主题科技馆参考设计方案_第2页
2/16
华夏文明主题科技馆参考设计方案_第3页
3/16
华夏文明主题科技馆参考设计方案目录1 天人和谐1.1 仰观天象1.2 俯察地理1.3 中医中药2 农耕时代2.1 神农稼彳啬2.2 衣被天下2.3 土木华章2.4 舟车之便3 数理探微3.1 大哉言数3.2 格物致知4 中西交汇1 天人和谐不断探究自然、认知世界、追求和谐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制造辉煌的重要因素。古代中国人认为大千世界是由天、地、人三大要素构成,并把世间一切事物都放到这样一个大框架中去考察和讨论,其终极目标是要致力于这三者之间的和谐共存和共生。他们在“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取人身”的观察与讨论中,以其特有的方式探究着自然与自身的神奇,形成了一套具有鲜亮特征的认知世界的思想和方法,这些思想与方法对于推动农耕文明的进步起到了深刻的作用。本展区通过展示中国古人在探究天、地和人类自身神奇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鲜亮特征的认知世界的思想和方法,反映中国古代“天人和谐”的世界观,体现祖先的聪慧智慧。展区拟通过“仰观天象”、“俯察地理”、“中医中药”三条故事线展示古代中国人对天、地的探究与认识,以及对人类自身的独特认知与理解。1. 1 仰观天象遥远的太空、浩瀚的星辰、日月的升降、四季的轮回……这些神奇的自然现象强烈地吸引着人类求知与探究的目光。中国的先民从远古时代就开始仰观天象,通过观察日月星辰的变化,预报时令季节,指导农业生产。随着社会的进步,古代天文学得到迅速的进展,在天象观测、仪器测量、宇宙理论、历法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本主题通过讲述古代中国人如何观测天象,如何认识宇宙,如何划分天区,如何测量天体位置,如何形成历法指导人们生产与生活的故事,采纳可演示模型、多媒体、互动体验、文物复制品等多种形式展示中国古代对“天”的独特认识以及所取得的天文学成就。主要展项:♦最早的古观象台山西陶寺古观象台遗址是迄今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古观象台。本展项以场景复原的方式构筑古观象遗址模型,采纳灯光(或激光)模拟太阳光,观众通过操作按钮可以模拟古人通过观测太阳确定节气的观象授时的方法♦宇宙的猜想中国古代对于宇宙结构、天地关系的想象十分丰富,在宇宙论方面留下了丰富的遗产,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盖天说”、“浑天说”、“宣夜说”。本展项通过模型加多媒体形式介绍中国古代的三种宇宙理论一一“盖天说”、“浑天说”、“宣夜说”以及古希腊的“地心说”。♦世界之最的天象记录中国有世界最早、最丰富、最为连续、最具准确性的天象记录。本展项通...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华夏文明主题科技馆参考设计方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