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元素以及化学式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一)元素 元素符号 1 . 了解元素概念 2 . 元素、原子、单质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 . 运用元素概念区分单质和化合物 4 . 了解元素符号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书写 5 . 熟记常见的元素符号 (二)化学式 相对分子质量 1 . 理解化学式和相对分子质量概念 2 . 掌握化学式的书写和读法 3 . 理解化学式前和化学式中有关数字的意义 4 . 掌握根据化学式的有关计算 二. 重点、难点: 1 . 元素、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 2 . 物质的简单分类 3 . 元素符号的涵义和书写方法 4 . 化学式的写法和读法 4 . 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三. 教学过程 (一)元素 元素符号 1 . 元素的概念 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人类已知物质有一千多万种,而这么多物质是由一百多种元素组成。元素的概念是: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只有一百多种,物质有一千多万种,说明一种元素能形成许多种物质,或者说许多种物质里可以含有同一种元素。例如水、二氧化碳、氧化汞、氧气里都含有氧元素。比如 ,英文字母有 2 6 个,而英文单词有成千上万个。元素是宏观概念,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原子是具体的微观粒子,既讲种类,又讲个数。如同人类和人。我们不能说几个人类,但可以说几个人。我们可以说鸟类、人类等等,不能说几个鸟类,我们可以说几只鸟或几个人。元素用于描述物质宏观组成,原子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组成。如 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二个氧原子构成。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一个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 元素与原子的比较 元素 原子 概念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区别 ① 宏 观 概念, 表 示 物 质的宏组 成 。如 水 是 由 氢 元素和 氧素组成。 ② 只 讲 种 类,没 有数量 的含 ③ 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 类不发生改变。 微 观 概念, 表 示 物 质的微 观 构 成如 一个 水 分 子是 由 两 个 氢 原子和个氧原子构成。 ② 既 讲 种 类, 又 讲 个 数, 有数量含义,如六个氢原子。 ③化学变化中原子不会发生改变。 相互联系 元素和 原子, 是 总体 和 个 体 的关 系 。元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