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习作例文《我家的杏熟了》教学设计 《我家的杏熟了》是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习作单元的习作例文。教学这篇习作例文,教师根据单元教学要素“写一件事,把事情写清楚”的要求,准确确定教学目标,精选教学内容,并将学法提炼、内化、运用作为教学重点,并通过“导学一启学一研学一践学”几个环节,步步深入,引导学生掌握把事件写清楚的方法,提高了习作技能,为后面的习作教学做好铺垫。 【教学目标】 1 .了解文章开头铺垫手法的运用。 2 .通过学习例文,进一步巩固抓住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把事情写清楚的方法。尝试运用这一方法,给文章搭框架、列提纲。 3 .通过小组合作,剖析例文,探讨如何将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写具体,能够总结方法并加以迁移运用。这也是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学——温故而知新 同学们,在这个单元里,我们一起见证了老麻雀的勇敢,体验了爬天都峰的乐趣。在这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作者把事 - 2 - 情写清楚的秘密。咱们就一起来回顾一下,作者是怎么把事情写清楚的呢?请同学们快速回忆《麻雀》一课,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1 .复习课文《麻雀》,借助“导学卡”(图一),迅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教师点评,揭示作者把事情写清楚的秘密一抓住了“六要素”来写故事,特别是写清楚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2 .启学新知,走进例文《我家的杏熟了》。 今天,咱们将要一起走进一篇新的文章,齐读课题—《我家的杏熟了》。在这篇文章里,作者又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呢? 【设计意图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中年段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能力。以此为切口,抓住《麻雀》和《我家的杏熟了》两篇文章在写作顺序上的共同之处,从旧知引入,观照单元教学的整体性,直接指向本节课的学习重点。】 二、启学——初识庐山真面目 - 3 - 1 .整体感知,自由朗读课文,继续借助“导学卡”,一边读一边思考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 .指名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学生互相点评。3 .提问:为什么上一篇文章的“导学卡”还能在新课文里继续帮助大家呢? (学生讨论) 4 .小结:同学们借助“导学卡”进行了对比,发现《麻雀》和《我家的杏熟了》两篇文章在“把事情写清楚”上的共同之处:都是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发展顺序来写的。 【设计意图"导学卡”在两篇课文间起到了重要的纽带作用,帮助学生联系两篇文章,顺利从旧知过渡到新知。这一“导学卡”,使学生发现两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