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韧带重建术术后的护理.病史患者张长根,77岁,男,已婚,2012年5月1日入院。现病史:患者六小时前不慎跌倒,致右膝疼痛,活动不能,当时无昏迷呕吐,无大小便失禁,无腹痛腹胀,休息无好转。患者发病以来一般情况可,大小便未解既往史:否认有“高血压、糖尿病”史,否认有“肝炎、结核”等传染史。无药物过敏及食物过敏史。否认手术史及输血史。个人史:患者出生成长于当地,来我市打工。否认疫水区接触史。无毒物及放射性物质接触史。家族史:否认相关家庭遗传及传染病史体格检查T36.6°C,P80次/分,R16/分,BP130/80mmHg右膝部压痛,屈伸不便,前后抽屉试验拒查,内外侧方应力试验阴性,右下肢末梢循环及感觉可,感觉肌力正常。实验室及其他检查X线:右胫骨髁间隆突骨折,骨片分离移位MRI:有胫骨上段后交叉韧带附着处见低信号裂隙影,右股骨远端、胫骨近端见骨质信号异常CT:右胫骨上端骨折,累及平台及髁间隆突膝关节后交叉韧带(posteriorcruciateligament,PCL)PCL平均长度32-38mm,横截面31.2m㎡,是ACL的1.5倍,带起于股骨髁间窝的内前部,向后外止于胫骨髁间隆突的后部,能限制股骨向后移位。损伤较为少见后抽屉试验护理诊断1.疼痛与骨折及韧带损伤有关2.知识缺乏:缺乏相关知识3.躯体活动障碍与骨折有关4.有周围神经、血管功能障碍的危险与骨折损及软组织有关5.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骨折及长期卧床有关6.潜在并发症:肌肉萎缩、关节僵硬、深静脉血栓术后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术后去枕平卧6h,抬高患肢30°为宜,避免屈膝,患肢制动、抬高,以减轻肿胀。局部冰敷,术后测血压、脉搏、呼吸,每1h1次,平稳后12h测1次。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注意休息。指导病人深呼吸和有效咳嗽,预防坠积性肺炎2、对症护理(1)疼痛护理术后12~24h内,患肢有沉重感和轻度疼痛。若手术后5~6h内即出现相应剧烈疼痛,超过术后反应性疼痛,关节明显肿胀,局部张力大、温度高,甚至全身发热,患肢不能直腿抬起,或能为关节积血导致,应立即通知医生在无菌条件下行关节穿刺抽血,患膝继续加压包扎。(3)预防水肿下肢抬高,促进回流,防止水肿(4)预防压疮做好宣教工作,指导患者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的清洁,协助病人翻身,每2h一次,必要时每30min一次(5)保持引流管的通畅,观察引流的量,色,性质并记录,一般24h内500~800mL,以后逐渐减少3.用药护理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遵医嘱使用抗生素,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应。4.心理护理缓解病人的焦虑情绪,使患者能够配合治疗,解释各种护理治疗的意义5.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1)假性动脉瘤关节镜下手术造成血管损伤少见,但任需密切观察,患者后期有后膝部搏动性疼痛需要汇报医生。(2)脂肪栓塞主要是由于打骨道时脂肪滴进入血管所致,要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若有异常需及时汇报医生。(3)骨筋膜室综合症关节镜手术需大量关节冲洗液冲洗,冲洗液外渗会导致小腿肿胀,血管神经供血不足,应密切观察。6、功能锻炼(1)术后第1天嘱患者开始踝泵训练、髌骨活动、直腿抬高训练,直腿抬高时先用力使足跖屈,即腓肠肌收缩,防止胫骨髁前移牵拉移植肌腱。术后2~4周,除进行肌力、活动度训练,还应进行滑板、被动活动训练,肌肉牵张训练。练习膝关节被动伸屈活动,应用CPM辅助活动,范围0~90度,每周增加10度屈曲,每天两次,每次30min,直到达到正常伸屈动度。(2)术后第六周可行0~45度半蹲练习,伸膝抗阻力运动,可扶双拐步行,患肢负重25%,以后每周增加负重25%,术后8周被动活动达到正常范围,允许患者在俯卧位主动伸直膝关节,俯卧位可防止胫骨后掉,术后3个月内在支具伸膝位保护下可以行部分甚至完全负重。(3)术后0~2个月保护性康复计划,3~6个月开始抗阻力训练,包括弹力带训练、踏板训练和康复器械训练三部分。术后第4个月开始各种灵活性训练。半年后增加肌力和耐力的训练,如蹬车、上楼梯、跑步等,要求循序渐进,1年后可从事体育运动。患者出院后应嘱其坚持训练,循序渐进,定期随访,防止外伤。如果出现关节胀肿、疼痛,及时来院复查。7.疾病相关知识的指导告知病人先关的疾病知识,让病人了解自己的疾病。护理评价1.病人的伤肢能维持良好的组织灌注,皮肤和色泽正常,感觉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