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见习指导》 见习一: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源性心脏病、呼衰 目的与要求: 掌握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气肿的概念及诊断标准。 掌握肺心病的诊断标准。 掌握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心病的治疗原则。 掌握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分型、氧疗原则与治疗原则。 熟悉慢性支气管炎的鉴别诊断。 熟悉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心病的并发症。 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源性心脏病、呼衰的常见病因及预防。 见习方式: 学生汇报病史。 修改并分析病史,注意有无体现 COPD 的临床特点、进展过程及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要点。 指导学生体检,掌握肺气肿、肺心病、右心衰的体征。 阅读胸片及胸部 CT,认识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心病的影像学表现。 分析并指导学生识读肺功能与血气分析。 结合病例,提出诊断及其标准,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讨论议题: 1.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与哮喘、左心衰如何鉴别? 2.呼吸衰竭的氧疗原则及机制是什么? 3.COPD 急性加重的诱因与并发症有哪些? 4.如何根据血气分析判断呼吸衰竭类型及酸碱失衡? 见习二:支气管哮喘 目的与要求: 掌握哮喘的临床表现、肺功能的变化及诊断标准。 掌握支气管哮喘与心源性哮喘的鉴别。 掌握哮喘的治疗原则及常用药物的作用机理与特点。 熟悉支气管哮喘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熟悉支气管哮喘的病情评价及相应的治疗方案。 了解哮喘的宣教。 见习方式: 学生汇报病史。 修改并分析病史,注意有无体现出哮喘的特点(反复发作性、诱因、时间规律)。 指导学生体检,掌握哮鸣音的特点,同时注意体现哮喘严重程度的体征 阅读胸片及胸部 CT,指出哮喘发作期可有肺气肿的表现,非发作期可正常,哮喘晚期可并发 COPD、肺心病。 哮喘肺功能的变化及哮喘发作期血气分析的变化与意义。 结合病例,提出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案。 讨论议题: 1.如何鉴别支气管哮喘与心源性哮喘,两者的处理有何区别? 2.结合病例,进行病情评价,并给出急性发作及长期的控制方案。 3.非典型哮喘如何诊断? 4.治疗哮喘的药物有哪些,其各自的特点有哪些? 见习三:细菌性肺炎 目的与要求: 掌握几种常见肺炎的临床特点、治疗原则及抗生素选择。 掌握感染性休克的治疗原则。 熟悉肺炎的鉴别诊断。 熟悉社区获得性肺炎与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常见致病菌。 了解肺炎的分类 见习方式: 学生汇报病史。 修改并分析病史,注意有无体现出该例肺炎的特点及与其他疾病的鉴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