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减字谱指法符号简释 一.音色符号 :散音。即弹奏空弦。 :泛音。左手指当琴徽处轻轻一点,右手同时弹弦。 :按音。左手在琴面上按弦而弹。按音弹法并不在某一音或段落前注明。 :泛起。泛音句或泛音段落开始。 :泛止。泛音句或泛音段落停止。 二.右手指法 :擘。大指向内弹。 :托。大指向外弹。 :抹。食指向内弹。 :挑。食指向外弹。 :勾。中指向内弹。 :剔。中指向外弹。 :勾剔。勾剔连作。 :打。名指向内弹。 :摘。名指向外弹。 :历。食指连挑两弦或三弦,与挑的区别在于历的节奏较快。 :蠲。在同一弦上急速抹勾,连续出二声。 2 :轮。在同一弦上急速摘、剔、挑,连续出三声。 、:琐、长琐。在同一弦上急速剔、抹、挑三声为琐,若继而连续抹挑数声为长琐,长琐可加至六到十三声,通常七声使用较多。 、:如一声。在此符号之前的两声(有时也会数声)要同时弹出。如相差八度时的按、散音用剔弹出,如同一声。有时急速弹出的前后两声或数声也是“如一声”。 、。双弹。在一按音和一空弦上,弹出两个“如一声”的音,弹法是中、食两指先架在大指上,然后先剔后挑,出音有力。 :拨。用食、中、名三指相并微屈,同时斜向左方快速拨入两根弦。出音有力。 :剌。剌读作辣。用食、中、名三指于“拨”的反方向弹出两根弦,出音有力。 :拨剌。此两指法常常连用。先拨后剌,弹奏有力度的双音。 :伏。伏是针对一二弦的指法,起始前食、中、名三指拳曲,然后突然伸开并快速向右前方以掌心伏于弦上,遏止住余音,使琴音突然静止。这一指法过程中食、中、名三指指甲必须擦弦而过,发出一“沙”声,伏的位置通常在一、二弦五徽左右。伏常与剌结合使用,先刺后伏,记作“ ”。 :撮。双音弹法,分小撮和大撮。小撮为被弹两弦之间隔一或两根弦,勾挑并作,出音要齐;大撮为被弹两弦之间隔三或四根弦,勾托并作,出音要齐。 、:齐撮:撮的古写,谱中会紧接标出某两弦,撮几声。 :打圆。此符号之前的两音(可能是挑勾、也可能是托勾)又急弹一次,再缓弹一次,共出六声。 :滚。用名指自内向外弹,连续摘四声至六声或七声,连成一片。 :拂。用食指自外向内弹,连续抹四声至六声或七声,连成一片。 :滚拂。前两种指法常常连用,先滚后拂。何弦起何弦止,谱上会另有 3 弦位标明。 : 全扶。食指连抹两弦,紧接中指又连勾此两弦,名指随即捂住前一弦的余音。 三.左手指法 :大指。大指末节微屈。用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