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周练(第1 节~第3 节) 一、选择题(每题5 分,共40 分) 1.(南宁中考)如图是德国设计师设计的一个球形透镜太阳能系统,通过透镜聚光之后再发电.此透镜是一个( ) A.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B.凸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C.凹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D.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第 1 题图 第 2 题图 2.在树叶上滴一滴水,如图甲所示,透过水滴看树叶的叶脉.将一薄玻璃板放在支架上,把树叶放在玻璃板下面,在玻璃板上滴一滴水,如图乙所示,透过水滴看到了放大的树叶的叶脉.则( ) A.甲图中看到的是等大的叶脉 B.甲图中看到的是放大的叶脉 C.乙图中的水滴相当于凹透镜 D.乙图中的物距一定小于焦距 3.(济宁中考)小夏用如图中的凸透镜探究成像规律,在如图的四个实验情景中,能够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像的是( ) 4.(厦门中考)如图是宇航员王亚平太空授课时的一个镜头,若她的脸离水球球心的距离是30 cm ,则该水球的焦距可能是( ) A.8 cm B.15 cm C.20 cm D.40 cm 5.(本溪中考)某同学用如图所示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此时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屏上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投影仪成像利用了这一规律 C.向右适当移动凸透镜,光屏上可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向右适当移动蜡烛,光屏上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6.关于虚像和实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看到虚像是人的幻觉,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的眼睛 B.光的反射一定成虚像,光的折射一定成实像 C.实像能在光屏上得到,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得到 D.平面镜成虚像,凸透镜一定成实像 7.如图所示,是对同一个物体拍摄的两张清晰程度相同的照片底片,拍摄这两张照片时照相机的镜头焦距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拍摄 a 时,相机与物体的距离较大 B.拍摄 b 时,相机与物体的距离较大 C.拍摄 a 与 b 时,相机与物体的距离一样大 D.无法判断 8.(成都中考)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是( ) A.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小于一倍焦距 B.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C.幻灯机是原理工作的利用凸透镜可以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D.照相时,被照着应站在距镜头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 二、填空题(每空2 分,共32 分) 9.(黔西南中考)在森林游玩时不能乱丢矿泉水瓶,一旦瓶内进水后相当于______镜,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