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3D打印技术的教学创新应用研究:案例与趋势ﻫ作者:钟丽霞胡钦太胡小勇ﻫ来源:《数字教育》2016年第06期摘要:随着3D打印技术在多个领域的逐渐普及,已有学者探究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并取得一定成果。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在梳理3D打印技术特点和国内外3D打印教学创新应用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3D打印教学创新的过程、创新点等进行案例分析,预测并归纳出3D打印创新教学应用的新趋势,以期为3D打印教学创新应用提供参考。关键词:3D打印技术;教学创新应用案例;新趋势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069(2016)06-0041-05收稿日期:2016-08-26—项目基金:教育部中移动科研基金(2012“”)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MCM20121011)作者简介:钟丽霞(1992—),女,广东梅州人,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信息化教学;胡钦太(19—64),男,广东揭阳人,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信息化教育与传播研究;胡小勇(1978—),男,江西奉新人,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技术系主任,研究方向为信息化教学。美国新媒体联盟发布的《地平线报告》(TheHorizonReport)从2013年起连续三年提到,3D打印(3DPrinting)将成为教学的主要技术,—并指出未来23年内3D打印将走进教学[1]。随着3D打印技术(以下简称3D打印)的不断普及和创新应用,教师和研究人员对其关注日益增加。因此,本文基于3D打印的基本特征和国内外教学应用现状,深入分析国外3D打印的教学案例,得出3D打印的教学创新应用的新趋势。一、3D打印与特点3D打印是利用塑料或树脂等可粘连的原料进行层层打印形成物件的增材制造技术[2]。它的工作原理是将3D打印机与计算机连接,通过设计辅助软件进行数字建模,再将数字信息传输给打印机,利用打印机中的丝状、粉状或是液体状的材料以逐层堆叠的方式制作出产品。3D打印技术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第一,因为是通过将材料堆积叠加形成的,避免了材料的浪费[3];第二,能够在时间短、空间有限的情况下打印出物件,提高了加工制造的效率;第三,能够将人们创意的想法和设计快速呈现,实现了个性创新制作。二、国内外3D打印教学创新应用现状3D打印作为一种新兴的可视化的技术和工具,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将抽象事物形象化,因此已经被引入到教育教学中。2013年,美国制定并且实施MEN-TOR项目,将3D打印推广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普及至高中教学中,在引起学生对工程设计类课程的兴趣的同时提升其综合知识与能力[4]。2014年,美国白宫举办第一次创客嘉年华,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全美引进3D打印产业,并强调利用3D打印推动中小学的教育变革[5]。这不仅全面推动3D打印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而且推动STEM教育的发展,同时也为美国的教育带来一股新鲜力量。英国教育部为在教育教学中推广和普及3D打印并探索其创新教学方式,开展了一年的实验探究[6]。想利用3D打印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教师必须先掌握3D打印的相关技能,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创新改革。于是,为上千名中小学教师提供3D打印的培训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获得知识且提高技能、素养等。随后,将3D打印列为国家课程,促使中小学开展相关活动,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动手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我国正在逐步开展3D打印的教学应用工作。2014年,“国务院推出3D打印创新教育播”“”“”种计划,意在为学生的创新创造提供良好的氛围,以培养其创客精神和提升其创客能力[7]。2014年,为了加快3D“打印在教育领域的普及,成立中国系统仿真学会3D教育与装备”专业委员会[8]。2015年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出台《国家增材制造产业发展推进计划(2015—2016年)》,旨在促使3D打印深入教学实践,进而引发创新教学方式的产生[9]。同时,许多省市也在积极开展3D打印的创新教学。如南京马府街小学开展3D打印的创新教学的系统研究[10];北京朝阳区实验小学引入3D打印,助力课程整合和课程改革[11]。国内3D打印的教学应用的步伐正在加快,但不可否认的是,虽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