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二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本节以较多的篇幅介绍了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并安排了思考与讨论,让学生在认识细胞膜结构的同时,了解这些知识的来龙去脉,认识到可以通过对现象的推理分析提出假说,假说仍然需要观察和实验来验证。随着技术手段的改进不断发现新的证据,原有的观点或理论还会不断得到修正和完善,并归纳总结出生物膜模型建构的基本方法。还应重点理解和掌握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学会运用该模型解释相应的生理现象。2、学情分析高一学生的特点是具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综合实践能力、一定的想象能力。同时他们对科学发展历史很感兴趣,引导学生据其因究其果,学生通过思考、查资料等,充分认识理解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归纳总结出生物膜模型建构的基本方法。通过画平面图把它表现出来。这样,整合了学生的知识体系,丰富了知识内容,培养了学生思维表达、推理等各方面能力。二、设计理念以问题驱动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新理念,同时注重评价,激励学生的发展和提高。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 简述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和功能;(2) 简述细胞膜的结构。2、过程与方法(1)尝试从资料信息中中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并进行评价;(2)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和步骤。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探讨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中,实验技术的进步所起的作用;(2)领悟科学探究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质疑、求实、创新以及勇于实践的科学态度和精神;(3) 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与人交流、尊重他人;(4) 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重点难点】1、重点:细胞膜的结构2、难点: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的构建、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四、设计思路由于本节教学内容属于生物学史,对学习者而言很枯燥,因此采用“直观教学”和“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以“细胞膜结构中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的排布”为切入点,并通过问题、资料分析、板图及多媒体手段,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及提出问题,构建模型,并不断修正评价,进而突破难点;以概念图的构建和动画演示,引导学习者更好的理解和构建流动镶嵌模型。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案六'教学实施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用多媒体展示某 1、些膜结构功能的视频)生物学观点认为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