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进程设计评价量规64(思政教育硕士)胡学英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除要特别关注信息技术的特征外,我以为更重要的是如何发挥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也就是是不是在课堂中做到了真正的“整合”。那个“整合“的重心恐怕在于如何让现代的技术服务于教育教学,主角仍然是教学的目标是不是完成,固然,在完成的进程中,与传统的课不同的地方在于渗透了信息技术的作用乃至信息技术能力也成了教学目标之一。它与当前的新课改的目标应该是相一致的。因此,对一堂信息技术整合课的评价既离不开传统的大体要求,也更要关注信息技术的运用,和新课改理念的实现。按照此,我以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进程的评价量规就可以够从这三个大体层次来进行。第一层次是指较为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包括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形象、教学大体功和课堂教学的大体要求,如教态、板书、普通话、教学目标的完成、教学难重点的突出等。虽稍嫌传统,但这是任何一个课堂教学仍然离不开的要素,因此,这方面的评价仍然是当前课堂教学评价必不可少的内容。第二个层次是关注现代信息技术在课程中的整合。既要考虑媒体硬件的利用,也要考虑软件资源的利用,和最终整合的效果。比如资源选择、课件内容及利用、硬件操作、整合效果等等方面是评价一堂整合课的关键。有助于评价现代技术和课堂教学有无真正的整合。第三个层次是课程改革的理念。这方面的探索目前要多一些,作为课堂教学,既要表2现课程改革的三维,即“知识技术、进程与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还要表现“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提倡学生的探讨、合作,更要表现师生之间的互动。这三个层次的评价各自偏重点不同。作为第一个层次是对教师的大体需求,是任何一堂课堂教学都必需尽力达到的方向。第二个层次是课堂教学优化的手腕,有人说信息技术是为课堂教学服务,这便有主次的问题。也有人进一步以为信息技术应该是与课堂教学整合,就是既要学到课堂教学的大体知识,还要掌握大体技术,这是课程改革追求的大体要求。第三个层次是课堂教学追求的终极目标,若是能达到确实以学生为中心,知足了课改的三个维度,这是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鉴于上述三个层次的大体思路,咱们能够把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整合的评价框架作如下的细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进程设计评价量规权重评价指标优秀中等般(10-8) 'J(30)基一、教师素质:0本要、教态端庄自然 D3求、普通话标准流畅3、语言规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