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胆胀中医护理方案与中医护理路径VIP免费

胆胀中医护理方案与中医护理路径_第1页
1/10
胆胀中医护理方案与中医护理路径_第2页
2/10
胆胀中医护理方案与中医护理路径_第3页
3/10
胆胀(胆囊炎)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肝胆郁滞证:右胁胀满疼痛,痛引右肩,遇怒加重,胸闷脘胀,善太息,嗳气频作,吞酸嗳腐。苔白腻。 (二)肝胆湿热证:右胁胀满疼痛,胸闷纳呆,恶心呕吐,口苦心烦,大便粘滞,或见黄疸。舌红苔黄腻。 (三)气滞血瘀证:右胁刺痛较剧,痛有定处而拒按,面色晦暗,口干口苦。舌质紫暗或舌边有瘀斑。 (四)肝郁脾虚证:右胁胀痛,倦怠乏力,情绪抑郁或烦躁易怒,腹胀,嗳气叹息,口苦,恶心呕吐,食少纳呆,大便稀溏或便秘。舌淡或暗,苔白。 (五)胆腑郁热证:右胁灼热疼痛,或绞痛或胀痛或钝痛或剧痛。疼痛放射至右肩胛,脘腹不舒,恶心呕吐,大便不畅或见黄疸或伴发热。舌质红,苔黄。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右胁疼痛 1.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诱发及缓解因素,与饮食、体位、睡眠的关系。若疼痛剧烈、可能有出血或出现休克现象者,立即报告医生。 2.急性发作时宜卧床休息,给予精神安慰;禁饮食,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3.遵医嘱胆囊区中药外敷[1] 。 4.遵医嘱耳穴贴压[2],取肝、胆、交感、神门等穴。 (二)右胁胀满不适 1.观察胀满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 2.鼓励患者饭后适当运动,保持大便通畅。 2 01 4 年制定 2 02 1 年8 月第3 次修订 3.腹部行顺时针方向按摩。 4.遵医嘱胆囊区中药外敷 。 5.遵医嘱耳穴贴压[3],取肝、胆、大肠、交感等穴。 6.遵医嘱艾灸[4]期门、章门、胆囊、神阙穴等。(肝胆郁滞证、气滞血瘀证、肝郁脾虚证) (三)嗳气、恶心、呕吐 1.观察嗳气、恶心、呕吐的频率、程度与饮食的关系。 2.指导患者饭后不宜立即平卧。 3.遵医嘱穴位按摩[5],取合谷、内关、中脘等穴。 4.遵医嘱穴位贴敷[6],取内关、中脘等穴。 (四)术后腹胀 1.观察腹胀的程度及伴随症状以及肛门排气情况。 2.指导患者尽早下床活动。 3.遵医嘱穴位贴敷[7],取中脘、足三里、上巨虚等穴。 4.遵医嘱中药保留灌肠[8] 。 (五)发热 1.观察体温变化。 2.保持皮肤清洁,汗出后及时擦干皮肤、更换衣被,忌汗出当风。 3.遵医嘱穴位贴敷[9],取双侧涌泉穴。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药物治疗 1.内服中药 (1)肝郁脾虚证中药宜温服,恶心呕吐者宜浓煎频服,湿热证者宜凉服。 (2)服用含有大黄成分的中成药后,要注意观察大便的次数及性质,尤其关注年老体弱的患者。 (3)其他见附录1。 2.注射给...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胆胀中医护理方案与中医护理路径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