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在哪里教学设计幸福在哪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2、学习本课生字词。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合作表演课文内容。理解智慧的女儿两次话语中的深刻含义,培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课前准备:教师:课件。学生:预习课文。搜集有关幸福的名言警句,拓展对幸福的认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学过程:一、审题入手,设疑激趣。1、板书“幸福”,什么是幸福?你有过幸福的感受吗?板书“在哪里”,幸福在哪里?怎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保加利亚埃林· 彼林的童话故事,找寻其中的答案吧!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1、自由读文,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2、出示生字词,检查学生预习情况。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分别找出写三个牧童童年挖泉井的经历及十年以后他们再次相聚经历的相应段落。三、入情入境,精读课文,领悟幸福的真谛。(一)课文的前19 个自然段向我们展示了三个牧童挖泉井的经历,指导学生从三个牧童挖泉井---文章来源网络的语言、动作、神情及智慧的女儿说的话中领悟幸福在哪里。1、自读这部分内容:读懂了什么?把读不懂的地方用笔画出来。2、重点研读三个牧童挖泉井的段落(1-5 自然段)三个牧童是怎样挖泉井的?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划出文中的有关词语、语句。(愉快,高兴极了,心满意足)他们为什么这么快乐?(浑浊的泉水变成了清洁透明、清澈的、如同镜子一般的泉水)3、孩子们为什么这么快乐呢?从文中的6-19 自然段中找寻答案。①朗读孩子们说的话“我们把它弄干净了,就是供大家喝的”,领会其中的意思。②出示智慧女儿的话。从“代表⋯⋯代表⋯⋯代表⋯⋯代表⋯⋯”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智慧女儿是这么说的,你会怎么对牧童说呢?请用四个“代表”说一句话。4、回归整体,从三个牧童挖泉井的经历中,领悟到幸福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四、课文的后14 个自然段向我们再现了十年后,他们再次相聚的经历,放手让学生用心读书,从人物的话语中领悟幸福的真谛。1、三个孩子分手后,各从事了哪些“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幸福?2、出示智慧的女儿的话。①理解“领悟”一词的含义。②结合三个孩子的经历理解“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3、分角色朗读此部分,感受三个青年的幸福经历。五、拓展交流,情感延伸。1、合作表演课文内容。---文章来源网络2、学习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呢?联系亲身经历谈谈自己对幸...